运动性失语

运动性失语的概述

1、定义

运动性失语症,语言表达障碍。即平时所称的”表达性失语症”和“皮质运动性失语症”等。布罗卡1861年首先报道本病。由优势半球第三额回病变引起。以口语表达障碍为最突出。主要表现为说话费力、不流利,语量稀少、呈电极式(主要是实质训),可表达基本意思。20世纪后期的研究表明.临床上表现典型的患者,一般由包括布罗卡区在内的较大的病灶引起。

2、症状部位

Broca区损伤

3、症状科室

内科

4、常见病因

大脑左半球额叶损伤

运动性失语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病变主要累及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 无构音肌瘫痪,但言语表达能力丧失或仅能说出个别单字,复述和书写也同样困难。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不同程度右侧肢体偏瘫。可出现左手的意向运动性失用。感觉障碍少见,如存在且重则提示深部结构受损。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额下回后部额盖,Brodmann4区。

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运动性语言中枢或其纤维病变。

运动性失语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运动性失语的检查方法

运动性失语的诊断是很容易的,主要通过病人的临床表现,而无特殊与的检查。患者一般表现为患者能够听懂别人说话,并且具有写字和阅读的能力,病人可以听见别人讲话,知道有人在与他对话,病史者做出反应,但就是不理解别人到底说了什么,不能使用语言来表达。

2、运动性失语的诊断鉴别方法

癔症性失声:也称精神性失声症或功能性失声症,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引起的暂时性发声障碍,较常见,临床表现:突然失声或仅能发出耳语声,哭笑声或咳嗽声往往正常,喉镜下见声带处于外展位,深吸气则更甚,发笑或咳嗽时声带能内收,在发“i”时,声带常不能达中线位,或声带在刚一靠拢的瞬间又复外展

运动性失语:又名表达性失语、布罗卡(Broca)失语、非流利失语等,因优势侧额下回后端的盖部及三角部皮质,即言语运动中枢病变引起,患者可完全不能说话,或只能讲1~2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言语能理解,对自己用错词也知道;对书写的东西能理解,但读出来有困难和差错,并多伴有一侧偏瘫

感觉性失语也称Wernicke失语:接受性失语、后部失语。病变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即左侧Wernicke区及相邻的顶下小叶皮质,由左侧大脑中动脉的下部分支供血。

语言障碍: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并不是同义词。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是指通过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包括对符号的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能力。符号包括听觉符号(语音)、图案符号(书写文字)、和运动符号(手势)等,对这些符号的应用和接受出现障碍或偏离,即为语言障碍(Language Disorder)。

运动性失语的危害

运动性失语在口头表达障碍的突出特点,听的理解是比较好的,伴随着重复,命名,写作障碍。

运动性失语的防治方法

1、运动性失语的预防方法

一般没有较好的预防方法。

2、运动性失语的治疗方法

首先就是注意日常的科学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三四五顿 ,七八分饱,低糖低盐低脂,戒烟少酒戒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胡萝卜、黑木耳、燕麦片、燕麦粉、大枣、西红柿、红薯等、猪肉和海鲜不能吃,多喝水,睡前醒后大约半个小时都喝上一杯开水,要保持心情开朗和情绪稳定,多和大家聊天沟通、说说笑笑,情绪不要过于波动,不要经常生闷气,饭后多走走,适量活动身体,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最大活动量,记住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情绪稳定多喝水。

其次,就是进行身体的康复功能训练,要从口型和发音练起,开始每天练习说话,家人在身体要多鼓励病人,不要着急,慢慢练习,从一个字到一个词,到成语到短句,坚持每天练习,有助于语言功能的恢复。

当然按照医嘱用药也是很重要的。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