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的概述

1、定义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发生炎性改变,细菌可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通常宫腔有良好的引流条件及周期性内膜剥脱,使炎症极少有机会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但如急性期炎症治疗不彻底,或经常存在感染源,则炎症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常与慢性宫颈炎、慢性输卵管炎同时存在,是导致流产的最常见原因。

2、别称

3、发病部位

子宫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女性

6、科室

妇产科

子宫内膜炎的典型症状

1、子宫内膜炎的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 在月经间歇期间出现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

晚期症状: 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呈脓性白带,并常含少量血液。当子宫积脓时分泌物呈脓性伴臭味。经期规则而经血量倍增,流血期显著延长。不规则出血较少见。

2、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病机

妊娠和分娩

产褥感染和感染性流产是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常见原因。分娩后宫腔内残留少量胎膜或胎盘,或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复旧不全,可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

宫腔手术和放置宫内避孕器

宫腔内手术操作尤其是非正规人工流产,可导致细菌入侵发生感染。宫内避孕器的长期刺激可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

不注意个人卫生

经期性交及与患有性病的异性性交,也易发生此病。

子宫腔内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癌坏死可引起子宫内膜感染。

其他妇科炎症

宫颈炎、阴道炎的上行感染;输卵管卵巢炎症的下行蔓延,均可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雌激素水平低下

更年期或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黏液栓减少,人体的生理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易于侵入。

子宫内膜炎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实验室检查

可做血及宫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明确诊断,且供治疗用药参考。

B超的检查

B超进行宫内状态初步诊断,其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来诊断手否子宫内膜炎。

体内扫描检查: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需要作体内扫描检查了。利用扫描器检查患者,还可同时决定治疗方式和方法。

白带检查

可以排除是否患有阴道炎,治疗的时间和效果要看你机体接受药物的敏感程度来定。

血象: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增多。诊断性刮宫:疑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时,可经抗生素控制炎症三天后,行诊断性刮宫。经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亦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子宫内膜炎的并发症

宫腔积脓

当子宫内膜炎导致宫颈粘连阻塞时,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积聚于宫腔内,可形成宫腔积脓。

盆腔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发展为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静脉炎等,甚至发展成败血症。

不孕

有炎症的子宫内膜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又或是受精卵着床不稳固,导致不孕。子宫内膜炎还会影响胎儿,可引起畸形、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等。

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方案

1、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方法

注意经期卫生,严禁经期性生活以防致病菌乘机侵入;注意避孕,避免不必要的流产术分娩及宫腔手术,应到消毒严格的正规医院去做,防止手术操作时的直接污染;有感染可能性的妇女应进行预防性的抗炎治疗。

2、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应用已烯雌酚0.25~0.5mg,每日口服1次,连服1~2周,并选用适宜的抗生素治疗5~7天。同时针对老年性阴道炎进行治疗(见老年性阴道炎)。

物理治疗

中、重度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物理治疗,但物理治疗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有很大的副作用,容易导致阴道壁神经不敏感,性生活无快感,而且容易导致不孕,因此未育女性不可采用此疗法。

手术治疗

重度患者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是否采用子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不到万不得已,不推荐使用手术治疗。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