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不為良將,便為良醫!《讓人文照亮醫學》——有感!

醫生護士,自古以來,都是治病救人守護患者健康的崇高職業。

而近年來,醫患關系的日益緊張,醫療環境的日益惡化,醫療糾葛、“醫鬧”時有發生,使得醫護這一職業,被一些患者和媒體污名化,也被許多醫務工作者看作了無奈的職業選擇。

面對這些問題,姚志彬先生從醫者自身角度出發,別具一格地開出了自己的藥方:讓人文照亮醫學。

什么是人文,人文和醫學有何關系,人文精神為何重要,及如何抬高醫者自身的人文修養,姚先生在書中詳細地作了闡述。他強調醫學知識和技術重要性的同時,也把眾人的目光引向了人心、人文和修養,這難能可貴。而我作為一名輾轉于臨床一線四年余的護士,閱讀此書后,也特別想說說自己工作以來的人文見聞和感悟。

曾記得,14年剛畢業時,在某醫院的PICU工作,那里的病人幾乎都是在生死邊緣,治療費用昂貴, 醫生幾乎每天都在和死神博弈。那里集中了醫院先進的治療技術和昂貴的治療設備,但一切這些,在生命面前仍卻常常顯得微不夠道。

想起剛上班不久的一次,護理一個搶救無效死亡的嬰兒。小寶寶靜靜地躺在溫箱里,心電監護儀上顯示呼吸為零,心率為零。而我要做的是撤除呼吸機管道,拔除一切靜脈通道和引流管,止血,給穿他上衣服,讓家屬進來進行最后的告別,然后用灰單把他包裹起來,通知太平間……一個生命就這樣沒了,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消逝……對悲痛得不能自已的家屬,我也只能輕聲的安慰幾句……

那天,久久不能平靜,下班后循環播放王嘉寶的《醒來》,里面一句“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讓人感慨生命的脆弱與寶貴。“偶爾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這句話多少說出了些許無奈,卻也道出了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姚先生說,人文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生命、智慧和靈魂價值的科學。而醫學也是關于人的科學,因此,醫學和人文缺失相伴相隨,息息相關。讓我敬佩的是,即使臨床工作再繁忙,在細微處也能看到醫生和護士對病人的人文關懷。記得有一次在PICU,某醫術精湛的醫生,平靜地請求家屬不要放棄某患兒,同時,努力地為患者申請院方的有限的救濟名額,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對患者的關懷。后來該患兒治愈后,家屬送來錦旗表示感謝,及每年都會送來水果。還有一次,我的帶教老師,常常會在夜班繁忙的間隙,讓某個心亂如麻的家屬進來探視間多看兩眼,和患兒說說話,并鼓勵患兒家屬。后來,該患兒轉到普通病房后,護士節當日親自送來賀卡,上面是患兒歪歪扭扭但很有誠意的筆跡:護士節快樂,謝謝鄺姨媽!………

以上所見所聞讓我相信,人文確實可以滋養醫學,緩解醫患矛盾,增進醫患關系。不由得想起張曉風的散文: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幫助別人時,請記住醫藥是有時而窮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當你以一個單獨的“人”的身份,探看另一個身患疾病的“人”時,你們遇見的不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人的眼淚,人的微笑,人的故事。

同時,工作以來,我也發現,人文修養也可以滋養醫者自身的精神家園,給工作中及工作之余的兩個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逐漸地,我可以理解,為什么某電視劇的外科醫生回到家后常常喜歡聽舒緩的古典音樂和廣泛閱讀各類書籍;為什么那么多的醫護人員工作之外都有自己的小天地:閱讀、旅游、瑜伽、書法、寫作等;為什么有些醫者可以成為杰出的作家:余華、畢淑敏、契科夫、馮唐等,且他們的作品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發人深省。

姚先生在書中也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述如何抬高人文修養,從閱讀、旅游、收藏、攝影、繪畫、書法、音樂等娓娓道來,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外在的形象不是刻意即能塑造出來的,而是來自我們的內心。我們要自律、自省和自信,還要不斷地學習和修為,豐富并提升自己。

我想起畢業前夕某親切和藹的老教授對即將走向崗位的我們說過的話:工作之余,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工作中和工作之外有兩個世界會越來越豐富。老教授通俗的話語,和姚先生的話如出一轍。

輾轉四年余,有過徘徊和想過離開,但我依然贊成姚先生的這兩句話:醫護這個職業是最美好、最崇高的事業。無論醫學科技如何進步,人道、人性、人文的光輝,永遠是醫學救助的價值皈依。

讀完這本書后,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即使在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環境頑劣的當下,也有很多人像姚先生一樣,不遺余力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渴望促進醫療行業哪怕一點點的改變。新冠疫情期間,更有無數醫務工作者,奔赴并堅守在臨床一線。我們普通的醫務工作者,也堅守底線與準則,兢兢業業地奉獻著,不斷抬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把人文關懷作為醫者的基本修養。肝膽之父吳孟超,當代醫圣裘法祖,有900多個“爹娘”的鄉村護士章晶晶……

嗯,“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我依然相信,社會轉型期、市場沖擊下的醫患關系、醫療系統的現狀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慢慢地變好。

最后以姚先生書中的一句話告誡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且行且珍惜。

來源:知護圈 椰子

古人云:不為良將,便為良醫!《讓人文照亮醫學》——有感!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