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的概述

1、定義

神經內科是醫院為主要診治腦血管疾病、遺傳病、周圍神經病等設立的科室。使用CT,ECT,PETCT,腦電圖等為檢查手段,同時與心理科交叉功能性疾患的診治。

2、全稱

神經內科

3、研究方向

腦血管疾病(腦梗塞、腦出血)、偏頭痛、腦部炎症性疾病(腦炎、腦膜炎)、脊髓炎、癲癇、癡呆、代謝病和遺傳病、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病、周圍神經病及重症肌無力等。

4、治療方法

主要檢查手段包括頭頸部MRI,CT,ECT,PETCT,腦電圖,TCD(經顱多普勒超聲),肌電圖,誘發電位及血流變學檢查等。同時與心理科交叉進行神經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診治。

神經內科的歷史發展

國內神經內科科室成立已有50年歷史,教研室建設也有40年的歷程。至今,全國各省大醫院都設有神經內科科室,診治的疾病也更多,一些醫院已成為該學科權威。

神經內科看什么疾病

科室主要診療的疾病有:腦梗塞、腦出血、周圍神經疾病、面神經癱瘓、脊髓炎、脊髓疾病、病腦、結腦等各種腦炎、多發性硬化、脫髓鞘疾病、運動障礙疾病、帕金森病、運動神經元病、癲癇、神經系統遺傳疾病、肌肉疾病、神經 - 肌肉接頭疾病、周期性癱瘓。頭痛、頭暈、眩暈、暈厥、癡呆、抽搐、昏迷、步態異常、睡眠障礙、肢體麻木、神經痛、耳鳴、復視、肌肉萎縮等症狀。

神經內科檢查

1、神經內科檢查項目

1.1、頭頸部MRI

1.1.1、檢查目的: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主要檢查顱腦及脊柱、脊髓病變,五官科疾病,心臟疾病,縱膈腫塊,骨關節和肌肉病變,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腎、胰等部位的病變。

1.1.2、檢查步驟:平掃:不注射對比劑直接進行的掃描。MRI增強掃描:通過注射MRI造影劑,縮短組織在外磁場作用下的共振時間、增大對比信號的差異、提高成像對比度和清晰度的一類診斷試劑。它能有效改變生物體內組織中局部的水質子弛豫速率,縮短水分子中質子的弛豫時間,準確地檢測出正常組織與患病部位之間的差異的一種檢查方式。

1.2、CT

1.2.1、檢查目的: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與透過率的不同,應用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對人體進行測量,然后將測量所獲取的數據輸入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就可攝下人體被檢查部位的斷面或立體的圖像,發現體內任何部位的細小病變。

1.2.2、檢查步驟:CT診斷一般為平掃CT、增強CT和腦池造影CT。

1.3、ECT

1.3.1、檢查目的:主要用于甲狀腺癌、骨骼等部位腫瘤的檢查,尤其常用于骨轉移性腫瘤的檢測,比普通X線拍片可提前3-6個月發現病變。

1.3.2、檢查步驟:按臨床要求選擇方法,有靜態與動態顯像;平面與斷層顯像;局部與全身顯像;運動與靜息顯像。

1.4、腦電圖

1.4.1、檢查目的:腦電圖檢查是將腦的自發的生物電放大后顯現或記錄下來的一種檢查腦功能的方法。它是CT與核磁等檢查不能替代的一種檢查腦功能的手段。且科學、安全、無創。腦電圖可直觀的了解腦電波的分布情況。

1.4.2、檢查步驟:每一個活著的細胞都進行著生物活動,并在腦電圖上產生特定的波形,如:α、β、θ、δ等波。關于大腦的生理病理狀態就刻印在這些復雜的腦電活動中。腦電圖檢查是將腦的自發的生物電放大后顯現或記錄下來的一種檢查腦功能的方法。

2、神經內科檢查注意事項

2.1、在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之前,應去除身上帶的手機、呼機、磁卡、手表、硬幣、鑰匙、打火機、金屬皮帶、金屬項鏈、金屬耳環、金屬紐扣及其他金屬飾品或金屬物品。否則,檢查時可能影響磁場的均勻性,造成圖像的干擾,形成偽影,不利于病灶的顯示;而且由于強磁場的作用,金屬物品可能被吸進核磁共振機,從而對非常昂貴的核磁共振機造成破壞。

2.2、由于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存在非常強大的磁場,因此,裝有心臟起搏器者,以及血管手術后留有金屬夾、金屬支架者,或其他的冠狀動脈、食管、前列腺、膽道進行金屬支架手術者,絕對嚴禁作核磁共振檢查,否則,由于金屬受強大磁場的吸引而移動,將可能產生嚴重后果以致生命危險。

2.3、CT檢查的禁忌症為碘造影劑過敏;嚴重肝、腎功能損害;重症甲狀腺疾患(甲亢)。

2.4、做ECT檢查前1、2天,病友盡量停服擴腦血管藥,以增加檢查的靈敏性。

2.5、做腦電圖檢查前一天應停服鎮靜劑、安眠劑及抗癲癇藥物1-3天。腦電圖檢查前應進食,不宜空腹,如不能進食或嘔吐者應給予葡萄糖靜脈注射。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