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

抽筋的概述

1、定義

抽筋即肌肉痙攣。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引起。平時可適量補鈣,多曬太陽,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體位的變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經血管受壓,你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熱敷、按摩,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如果還無改善,你就應到醫院檢查治療。

2、症狀部位

肌肉

3、症狀科室

內科

4、常見病因

高熱、癲癇、破傷風、狂犬病、缺鈣

抽筋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高熱、癲癇、破傷風、狂犬病、缺鈣等都可引起抽筋,這屬全身性的,還有局部性的如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子)痙攣,常由于急劇運動或工作疲勞或脛部劇烈扭擰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覺時出現。

引起腿腳抽筋的常見原因:

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于絕對放松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

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里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抽筋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抽筋的檢查方法

腿腳抽筋的檢查項目一般是針對缺鈣引起的檢查,患者可行微量元素檢測、血清鈣檢查、肌電圖、骨密度測量等判斷是否缺鈣,此外還可對抽筋進行分級評定。

2、抽筋的診斷鑒別方法

在臨床上,抽搐以實證為主,常呈四肢抽搐,間歇性或持續性發作,伴高熱、煩躁、譫語、昏迷,甚而項背強直,角弓反張。抽搐也可因虛而生,手足蠕動無力,熱勢不甚或無發熱,頭暈目眩,肌肉瞤動,精神疲乏,神識迷蒙。

抽搐與震顫需予區別。頭部搖動,四肢不自主顫動發抖,甚而步履蹣跚,行步不穩,持物困難者,為震顫。震顫幅度少,程度輕,發作無休止,至入夜睡時始止,與四肢抽搐呈弛縱、牽引交替有所不同。至于口眼抽動,作怪臉狀,手舞足蹈,亦不同于抽搐。為一慢性病程,常可見于小兒(可見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

抽筋的危害

生活中最常見的抽筋包括運動抽筋和夜間抽筋,常見的抽筋危害不大,或者說不會導致二次傷害,只是會影響生活質量,但若在高空作業、游泳等期間抽筋,可就得當心了。

抽筋的防治方法

1、抽筋的預防方法

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來預防。例如癲癇病人需按醫囑服藥,如果突然停藥,即使是1天~2天,都會導致癲癇抽筋的發作。又如小兒高熱易抽筋,及時退熱可預防抽筋;破傷風病可引起抽筋,所以要打破傷風疫苗預防破傷風病;狂犬病會引起抽筋,預防狗咬傷很重要,萬一被狗咬傷,要立即到醫院診治;對患狂犬病的家畜應立即殺死;缺鈣會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補足鈣(多吃含鈣食物,必要時服葡萄糖酸鈣、鈣片等),同時要多曬太陽,服食魚肝油等。

2、抽筋的治療方法

在處理方法上,可分為兩部份,一為急性期的處理,一為治本的處理。

在急性期的處理:也就是抽筋發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并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沖動傳至大腦,大腦為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息放松抽筋的肌肉。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 。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后即可回到比賽場,但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仍很高。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噴灑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藥水或藥膏也很有效。萬一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后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治本的處理:發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了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動(工作)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角、自由車、或劍術選手所發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經 從事的運動種類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須了解的項目。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后,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若你經常性的發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生做徹底的檢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并或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