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

腹脹的概述

1、定義

腹脹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而非一種疾病。可以是主觀上感覺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脹滿,通常伴有相關的症狀,如嘔吐、腹瀉、噯氣等;也可以是一種客觀上的檢查所見,如發現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引起腹脹的原因主要見于胃腸道脹氣、各種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腫瘤等。

2、症狀部位

腹部。

3、症狀科室

消化內科。

4、常見病因

胃腸道疾病,常見于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擴張及幽門梗阻等。腸道疾病:常見于腸結核、痢疾、腸梗阻及習慣性便秘等。其他:胃腸神經官能症。

肝、膽與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及胰腺炎等。

腹膜疾病,常見于急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等。

心血管疾病,常見于心力衰竭、腸系膜動脈硬化症腸系膜動脈梗死等。心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脹。

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症重症肺炎及傷寒等。

其他,可見于手術后腸麻痹、肺氣腫哮喘病低鉀血症吸收不良綜合征、脊髓病變、藥物反應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結締組織疾病及甲減等。

腹脹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機械性腸梗阻

近端腸管內的氣體及液體重吸收和排出受到障礙腸管內細菌因腸內環境的改變產生大量氣體,而出現腹脹。B超鋇灌腸、X線立位照片或透視檢查,可見小腸內有多個液平面及癟縮的結腸即可確診。

功能性腸瘀脹(麻痹性腸梗阻)

主因腸道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使消化道蠕動功能失調如全身重症感染、敗血症肺炎腦炎、毒血症或中毒性休克等,引起微循環障礙,胃腸道首先缺血缺氧以致擴張 無力而腹脹腹膜炎與腹部損傷(包括手術損傷)后產生腸麻痹氣體吸收障礙亦可引起腹脹特別以結腸脹氣為主,B超檢查、鋇灌腸可見結腸充氣擴張。

腹腔積液

腹水引起的腹脹多由于血漿蛋白低下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門靜脈高壓腹腔炎症或腫瘤所致。體征與脹氣不同。B超檢查X線透視見腸管漂浮在腹水中。

腹脹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腹脹的檢查方法

體格檢查:依據導致腹脹的原因(病因)不同而異。一般胃腸脹氣可見腹部膨隆。功能性疾病患者一般情況良好;吸收不良綜合征者有消瘦、貧血、皮膚粗糙等營養不良體征;吞氣症患者可觀察到頻繁的吞氣動作。

肝功能檢查:對急慢性肝炎有診斷價值。

腹水穿刺檢查:腹水常規檢查可確定為漏出液或滲出液。有時通過腹腔穿刺抽出少量液體即可判定為炎症、出血、消化道或膽道穿孔。在惡性腫瘤腹腔轉移患者的腹腔穿刺液中,可能找到腫瘤細胞。

影像學檢查:腹部X線平片可發現提示腸梗阻或假性梗阻的彌漫性腸管擴張及氣液平面,腹水的彌漫模糊影等表現。消化道造影、胃鏡和結腸鏡、超聲波、CT掃描等有助于確診器質性疾病。

2、腹脹的診斷鑒別方法

病史

患者是否有腹部手術史、潰瘍病史等。若有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胃輕癱,有發熱、盜汗、咳嗽和腹脹要注意腸結核。

體格檢查

一般胃腸脹氣會有腹部膨隆。

輔助檢查

可根據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作出相應的診斷。

腹脹的危害

影響呼吸

腹腔脹氣,橫膈升高,胸腔變小,肺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可引起呼吸困難。

影響血液循環

腹部脹氣,橫膈上提,壓縮胸腔,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受到影響。腸腔脹氣,腸內壓升高,影響腸壁血液循環。腹腔內壓升高,下腔靜脈回流受阻,因回心量減少,影響心臟射血。

水電解質失衡

嚴重腹脹,腸腔內容物潴留,腸壁受到壓迫,不僅影響腸內容物吸收,還使腸壁血漿滲入腸腔,引起水、電解質失去平衡。

毒素吸收

腸腔內潴留的食糜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腐敗,產毒產氣,被機體吸收,加重病情。

腹脹的防治方法

1、腹脹的預防方法

脹氣大部分是飲食所引起的,首先必須改變飲食習慣: 吃東西時,細嚼慢咽,而且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撐。 建議少食多餐。

平時避免喝碳酸飲料,口香糖,并且最好不要用吸管喝飲料,因為這些都會無形中增加氣體的攝入。

少吃含有果糖或是山梨醇(糖)的食物或甜點, 豆類食品一定要煮到熟爛了再吃, 飯后不要一直悶坐在沙發上,可以起身走一走,洗個碗,或是散個步,溫和輕緩的運動都有助于幫助消化。

2、腹脹的治療方法

原發病治療:主要針對原發病治療。

一般治療:減少吞氣食物、限制產氣食物的攝入,如洋蔥、芹菜等。保持排便通暢。

藥物治療:二甲硅油促進厚泡沫層破裂和液體流動,減輕腹脹。可選用促動力劑治療胃腸動力功能減退的患者。酶制劑可促進內源性酶消化不完全的食物殘渣分解。益生菌、益生元可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減少產氣,減輕腹脹症狀。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