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鏡檢查

膽道鏡檢查的基本信息

1、定義

膽道鏡檢查是借助于膽道鏡觀察膽道內部的病變,是膽道手術必不可少的輔助檢查方法。其特點為外形纖細,視野清晰,插入安全,能夠顯示生動的影像,甚至是細微的變化,診斷和治療膽道疾病更加安全、簡便、準確。

2、專科分類

消化

3、檢查分類

內窺鏡

4、適用性別

男女均適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膽道鏡檢查的正常值和臨床意義

1、正常值

膽道檢查無任何異狀。

2、臨床意義

此檢查是診斷和治療膽道疾病的重要手段。膽道鏡檢查可了解肝內外膽管有無結石、狹窄、畸形、腫瘤和蛔蟲等,同時可在膽道鏡直視下行取石術或取活組織做組織病理學檢查,還可進行沖洗、止血及灌注抗生素等治療。

膽道鏡檢查的檢查過程及注意事項

1、檢查過程

術中纖維膽道鏡

纖維膽道鏡及其附件以40%甲醛氣密閉24小時進行消毒。膽鏡消毒后,以鹽水紗布拭凈。調整好冷光源高度,備好沖洗裝置系統(普通吊瓶裝消毒生理鹽水)。

一般先檢視近段膽管,左右肝管,二、三級肝管,有時可達四級肝管,退鏡時檢查左右肝管匯合處,肝總管及膽囊管口。在窺鏡下看清膽管內有結石后,再插入取石籃取出結石。而后,再檢查膽總管遠端,直至看清楚乏特壺腹為止。由膽道鏡看到的壺腹括約肌部,半數呈放射狀,其他為魚嘴狀、三角形和無定型。放射狀壺腹開口較干凈,炎症較輕,纖維膽道鏡容易通過。膽道沖洗,以便沖凈膽道中的膽汁、膽泥、血液等,利于窺視病變,沖洗水壓不宜過高,否則易引起膽道感染,一般以20cmH2O壓力即可;或將鹽水吊瓶懸高于病人1m即可。膽道鏡檢查后,于膽總管內置粗T形管引流(22~24號乳膠管),長臂與膽總管垂直,經腹壁戳孔通出,使T形管瘺道粗、直、短,有助于以后需要時行膽道鏡檢查取石操作。

經T形管竇道纖維膽道鏡檢查

采用竇道內和膽道內局部表面麻醉,用2%利多卡因一交5~10ml,加0.1%腎上腺素0.1ml。

用手術粘合薄膜,貼在竇道右側,再將病人向右傾斜5°~10°,以防止向膽道灌注的生理鹽水由竇道流出,浸濕病人衣褥。

拔T形管,操作野消毒、鋪巾。

在無菌條件下,將膽道鏡慢慢插入竇道,能見到呈暗紅色的肉芽創面,到達膽總管后,色呈淡紅。先探視無結石端,后探察結石端。檢視上端時,先肝內膽管,后肝外膽管,逐級分支按序檢查,著重了解膽管腔有無擴張、狹窄、炎症、殘石、蟲體、纖維素、肉芽腫及腫瘤等病變,同時注意膽汁粘稠度及混濁度,估計瘺道、膽管內腔及結石直徑、性質,分別采用異物籃網取、狹窄擴張、炎症引流等治療方法。

操作過程中,向膽道持續滴注生理鹽水(500ml中含慶大霉素8萬U,以充盈膽管腔,保持視野清晰。

確定結石位置后,將結石置于膽道鏡視野左下角,使結石與鏡面保持約1cm的距離,以免結石擋住視野。

直視下,左手扶鏡控制旋鈕,右手掌握網籃。通過膽道鏡,插入閉合的取石籃,使其從結石右上角滑過,當取石籃外套管頂端超過結石位置時,張開取石籃,反復作進出、開合的連續動作,左手持膽道鏡作回旋及上下動作,使結石在張開的籃外不斷滾動。一旦結石入網,即收緊籃網,但應注意力量不能太強,否則結石易碎。

套住結石后,連同窺鏡一起拉出。當結石不易被籃網套住時,應注意選擇取石籃的大小。少數膽總管下端嵌頓結石,可采取推入十二指腸腔的方法。

取石后重新經竇道放置引流管至膽總管內,以保留取石的通道,并應開放引流膽汁24小時,以免術后發熱。直管置入常易脫落,需妥善固定。可采用粗細適宜的Foley球囊導管插入,注氣擴張氣囊,即可防止脫出。置管時,可通過膽道鏡測定竇道長度,而后置入并注意方向和長度,切忌暴力插入。

結石取凈后,應對比X線膽道造影攝片,以防止殘石遺留。

2、注意事項

插鏡前檢查器械是否完整,有無障礙。術后膽道鏡檢查前行造影劑過敏試驗,檢查當日晨需禁食;術前先做T形管造影,了解結石部位及數量;若估計拔除T形管后瘺道太細,應先做擴張。

膽管鏡檢查要在直視下進行,動作輕柔,不可使用暴力,以免穿破竇道。術中膽道鏡檢查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術后膽道鏡檢查應在無菌條件下拔除T形管,常規消毒、鋪巾。術中避免引起出血、漏膽、十二指腸瘺、肝膽損傷等并發症,如出現并發症,應及時處理。檢查過程中要保持視野清晰。發現可疑病變時,應進行活檢,發現異物或結石可用取石網取出。

膽道鏡檢查的相關疾病和症狀

1、相關疾病

繼發性膽總管結石、膽囊炎、膽石性腸梗阻、Mirizzi綜合征、上瞼下垂、咽異感症

2、相關症狀

膽道梗阻、肝內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絞痛、善太息

膽道鏡檢查的不適宜人群和不良反應

1、不適宜人群

膽總管細,直徑小于0.5cm或膽總管壁薄而脆患者。對嚴重心功能衰竭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膽道以外的原因所致高熱,暫緩檢查。

2、不良反應

暫無。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