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

脾胃濕熱的概述

1、定義

脾胃濕熱,中醫病證名。是指濕熱蘊結脾胃,脾失健運胃失納降而形成的證候。本證可因飲食不調,膏粱厚味,釀成濕熱,內蘊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濕熱交阻于中焦而致病。常見于泄瀉、痢疾、濕阻、黃疸、水腫、鼓脹等疾病中。

2、症狀部位

脾、胃

3、症狀科室

中醫科

4、常見病因

飲食不調,膏粱厚味,釀成濕熱,內蘊脾胃

脾胃濕熱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可因飲食不調,膏粱厚味,釀成濕熱,內蘊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濕熱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1、感受外邪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濕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為濕土,為“受濕之區”,濕邪最易傷脾;胃為燥土,喜潤惡燥易患燥病,燥為陽熱之邪,燥甚則熱,胃熱脾濕結合即為濕熱。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內有蘊濕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內蘊之濕,結合亦成濕熱。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陽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致,內外相引,故病濕熱。”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虛弱之脾胃,致濕從內生,郁而化熱,形成濕熱。

2、飲食不節

無節制的飲食是傷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見的病因。“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滯、濕阻、氣滯等,而食滯、濕阻、氣滯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濕”,氣滯也是水濕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極具生濕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因素均可成為脾胃濕熱證形成的病因,胃雖喜潤惡燥,但脾胃濕熱的形成與胃也有直接的關系。食物先由胃納,臨床常先見胃納失常的症狀如胃脘痞滿、納呆、惡心等。脾與胃共為中土,生理上協調合作,共同完成納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濕熱證與胃的關系密不可分,故稱脾胃濕熱證。

3、情志因素

“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張景岳曾說:“但苦思難釋則傷脾”。過度思慮,情志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協調脾氣健運的重要條件,即“土得木而達”。肝失疏泄無以調暢氣機,脾升胃降失調,脾失健運生濕,濕郁化熱,濕熱乃成。

上述病因在不同的個體會引起不同的脾胃病證,這是由個體的體質素質不同,脾胃功能性狀不同,對病因作用反應的形式不同所決定的。

脾胃濕熱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脾胃濕熱的檢查方法

透視(Fluoroscopy)

腹部透視大多采用立位或臥位,其優點是操作簡便。主要應用于診斷胃腸道穿孔與腸梗阻,立位透視可以作出明確的診斷。還可以顯示胃腸道氣體的分布、形態和不透光X線致密影,觀察膈肌及胃腸異物活動情況。所以腹部透視在設備簡陋及戰時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檢查方法。但其缺點是只能書寫記錄,對須復查的患者不能作永久的精確比較。

照相(Radiography)

腹部照相亦稱腹部平片:攝影與透視相比可更清楚的顯示胃腸道氣體、腹部鈣化及實質臟器的形態、位置等。腹部照相最常用的是仰臥位,但根據病情需要可照立位或側臥前后水平位。胃腸道穿孔患者常采用立位或左側臥位水平投照;腸梗阻患者則需仰臥位及立位二種位置。腹部平片范圍應上至膈肌,下至恥骨聯合上緣,特別應包括腹壁軟組織。

2、脾胃濕熱的診斷鑒別方法

脾胃濕熱見症多端,胃脘疼痛,嘈雜灼熱,口干不欲飲,饑而不欲食,小便色黃,大便不暢是脾胃濕熱的辨證要點。脾胃濕熱證在門診診療中幾乎每天均可見到,它涉及消化、腫瘤、泌尿等多個系統的多種疾病,而消化系統疾病更為常見,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症、膽囊息肉等。在肝癌手術、食管或胃或腸癌手術后,其各自發展的不同階段均可能出現,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脾胃濕熱的危害

脾胃納運功能障礙,濕熱內蘊,為脾胃病實證。熱則口苦、舌紅苔黃、脈數。濕則困倦、苔膩、脈濡。

脾胃濕熱的防治方法

1、脾胃濕熱的預防方法

要預防脾胃濕熱的發生,首先要積極治療上述基礎疾病。同時,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飲食有節,勿吸煙,勿飲酒等,盡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鮮。

2、脾胃濕熱的治療方法

對于脾胃濕熱的治療中醫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對症治療。

治療原則: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主方為清中湯。方中黃連、梔子清熱化濕,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濕,陳皮、甘草理氣和胃。熱盛便秘者,加銀花、蒲公英、大黃、枳實;氣滯腹脹者,加厚樸、大腹皮。若寒熱互結,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