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炎鏈球菌

什么是肺炎鏈球菌

1、肺炎鏈球菌的概述

概述:肺炎鏈球菌于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 Pasteur)及G. M. Sternberg分別在法國及美國從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似矛頭狀,成雙或成短鏈狀排列的雙球菌,有毒株菌體外有化學成分為多糖的莢膜。5%~10%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攜帶此菌。有毒株是引起人類疾病的重要病原菌。

2、肺炎鏈球菌的抵抗力

肺炎鏈球菌抵抗力較弱,56℃15~30分鐘即被殺死。對一般消毒劑敏感。有莢膜株抗干燥力較強。對青霉素、紅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

3、肺炎鏈球菌的致病物質

有莢膜,肺炎鏈球菌溶素O,脂磷壁酸和神經氨酸酶等。

4、肺炎會傳染嗎

多數肺炎是不傳染的。成人肺炎的細菌感染,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其他病原體包括厭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沙眼衣原體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等很多種。這些病原體可能通過人們之間的接觸,或者通過人和物的接觸傳播,但是哪怕感染了這些病原體,只要自身免疫力健全,就不會得肺炎。往往是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病原體才會乘虛而入,使人發病。

具有傳染性的肺炎很少,如“非典”、炭疽、肺鼠疫,這類肺炎由病毒引起,傳染性非常強,是國家嚴控的一類傳染性疾病。當然對這類疾病也不必特別害怕,雖然很兇險,但患病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這些病的致病機理、發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法等都和肺炎都不盡相同。

肺炎鏈球菌所致疾病

肺炎鏈球主要引起人類大葉性肺炎。75%的成年人肺炎鏈球菌肺炎及50%以上嚴重的肺炎鏈球菌菌血症是由1~8型肺炎鏈球菌引起。呼吸道粘膜對肺炎鏈球菌存在很強的自然抵抗力。

當出現某種降低這種抵抗功能的因素時,肺炎鏈球菌可引起感染,如呼吸道功能異常:病毒及其它感染性因子損傷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某些異常因素(如過敏)導致粘液的過度分泌,使侵入的病原菌受到保護;各種原因導致的支氣管阻塞及各種原因導致的纖毛功能損傷;酒精及藥物中毒:酒精及某些藥物中毒可抑制吞噬細胞的活性及咳嗽反射,有利于病原菌的吸入;循環系統功能異常及任何原因導致的肺充血、心功能衰竭;其它:營養缺陷、體質虛弱、貧血、血清補體水平低下等。肺炎鏈球菌肺炎常突然發病,表現為高熱、寒戰、胸膜劇烈疼痛、咳鐵銹色痰。10%~20%的患者可于高熱期伴發菌血症。

肺炎鏈球菌的傳播

作為一種重要的人類病因,肺炎鏈球菌于1880年代已被發現能引致肺炎,也是體液免疫研究的對象。肺炎鏈球菌于1926年的最初名字是肺炎雙球菌(學名Diplococcuspneumonia),因它在革蘭氏染色中的特征。那么肺炎鏈球菌的傳播是怎樣的呢?

肺炎鏈球菌的傳播是通過人傳人的飛沫感染而傳播。該菌常寄居在正常人口腔及鼻咽部,一般不致病,只形成帶菌狀態。但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可致病。臨床症狀為突然發病,高熱、寒戰、胸膜劇烈疼痛、咳鐵銹色痰。

10%—20%的患者可于高熱期伴發菌血症。其病理表現主要是最初肺泡內有大量纖維蛋白滲出液,繼之是紅細胞和白細胞向肺泡內滲出,最終導致病變部位肺組織實變。病變通常僅累及單個肺葉,故稱為大葉性肺炎。肺炎鏈球菌也可侵入機體其他部位,引起胸膜炎、中耳炎、乳突炎、心內膜炎及化膿性腦膜炎等,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者或嬰幼兒、老年體弱者。

肺炎鏈球菌的預防和診治

病人傳染性不強,通常不予隔離。接觸者一般無須特殊處理。對于4歲以下體弱幼兒、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鐮狀細胞性貧血患兒,可短期應用青霉素預防。有些地區自1978年起已開始供應多價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疫苗,適用于2歲以上的體弱有病患兒,特別是無脾者、鐮狀細胞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慢性心肺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注射后能產生型特異保護性免疫力達數年。

另一方面,肺炎鏈球菌感染關鍵在于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環境衛生。必要時對體弱兒童及老年人可用疫苗進行預防注射,如用細菌莢膜多糖制備的多糖疫苗進行預防,效果較好。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