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桿菌傳播途徑

傷寒桿菌傳播途徑

1、傷寒桿菌的傳播途徑

1.1、水源

水源污染是本病傳播的最重要途徑,并常常是造成暴發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帶有傷寒桿菌的糞便,以各種方式污染飲用水,例如污染井、河、湖、塘、泉水等,或甚至自來水亦偶可受染。

1.2、食物

傷寒桿菌在食品中能短期保存,在乳、蛋、肉類以及豆制品中,甚至能夠繁殖;飲食行業中的帶菌者或輕症患者,可污染食物;不潔水也可污染食物,引起食物型暴發流行。

1.3、日常生活接觸

通過患者或帶菌者的手或被污染的生活用具、環境而傳播。在散發病例的發生中,這種傳播方式起重要作用。

1.4、蒼蠅、蟑螂媒介

蒼蠅可通過體表攜帶、糞便排菌等方式污染食物。蟑螂亦可以機械性攜帶病原菌而傳播本病。

2、傷寒感染有什么症狀

初期:相當于發病的第1周。以神經系統及消化道症狀開始。表現極度乏力、頭痛、全身不適、肌肉酸痛。消化道症狀有食欲不振、厭食、舌有厚苔、腹脹、腹部不適、便秘。病人有發熱,體溫呈梯形上升,于5~7d內達39~40℃,熱前有畏寒。查體右下腹部輕度壓痛,脾大。

極期:病程的第2~3周。常有傷寒典型的臨床表現,可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并發病。熱型多為稽留熱,少數呈弛張熱或不規則熱,可持續2周。

緩解期:相當于發病后第3、4周。病情開始好轉,體溫逐漸下降。毒血症狀重者,神經症狀突出、繼續有高熱、譫妄、摸空。并常發生心臟循環衰竭、腸出血或穿孔、腹瀉、肺炎等各種并發症。

恢復期:病程第5周。體溫正常,臨床症狀完全緩解。

3、傷寒感染有什么并發症

3.1、腸出血

為常見的嚴重并發症,發生率約2.4%~15%,多見于病程第2~3周,從大便隱血至大量血便。適當的治療性灌腸等均可成為腸出血誘因。

3.2、腸穿孔

為最嚴重的并發症,發生率約1.4%~4%,多見于病程第2~3周。腸穿孔常發生于回腸末段,但亦可見于結腸或其他腸段;穿孔數目大多為一個,少數為1~2個,也有報告多達13個者。

3.3、中毒性心肌炎

發生率3.5%~5%,常見于病程第2~3周伴有嚴重毒血症者。臨床特征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減弱,心律不齊,期前收縮,舒張期奔馬律,血壓偏低,心電圖顯示P-R間期延長、T波改變、S-T段偏移等。這些症狀、體征及心電圖改變一般隨著病情好轉而恢復正常。

3.4、中毒性肝炎

發生率約10%~68.5%(多數在40%~50%),常見于病程第1~3周。主要特征為肝大,可伴有壓痛,轉氨酶活性輕度升高,甚至出現輕度黃疸。臨床上容易與病毒性肝炎相混淆。隨著病情好轉,肝大及肝功能可較快恢復正常。僅偶爾可出現肝衰竭危及生命。

傷寒感染如何治療

1、對症治療

高熱傷寒患者:適當應用物理降溫,不宜用發汗退熱藥,以免虛脫。

便秘傷寒患者:用開塞露或用生理鹽水低壓灌腸,禁用瀉劑。

腹瀉傷寒患者:可用收劍藥,忌用鴉片制劑。

腹脹傷寒患者:可用松節油腹部熱敷及肛管排氣,禁用新斯的明類藥物。

2、病原治療

氯霉素氯霉素仍是目前治療傷寒的主要藥物。成人劑量每日~2g,小兒每日~50mg/kg,分4次口服,重症患者可增加劑量。待體溫降至正常并穩定2~3日后減為半量,再繼續給藥10~14日。

氟哌酸: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對傷寒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口服吸收快,血濃度高,半衰期3~4小時,體內分布廣,組織濃度尤其膽囊濃度高,毒副作用一般較輕。成人0.9~1.2g/日,兒童25~30mg/kg/日,分~4次口服,連服2周。與氯霉素相比,復發率低及無明顯白細胞降低,但退熱時間和氯霉素相似。

頭孢菌素:第三代頭孢菌素療效較好,如頭孢哌酮,頭孢三嗪、頭孢塞肟等。但其價格昂貴,一般不作首選藥物。

如何預防傷寒感染

1、控制傳染源

及早隔離,治療患者,隔離期應至臨床症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后15天為止,亦可進行糞便培養檢查,1次/5~7天,連續2次均為陰性者可解除隔離,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須作適當的消毒處理,有發熱的可疑傷寒患者,應及早隔離治療。

2、切斷傳播途徑

為預防本病的關鍵性措施,做好衛生宣教,搞好糞便,水源和飲食衛生管理,消滅蒼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與便后洗手,不吃不潔食物,不飲用生水,生奶等,改善給水衛生,嚴格執行水的衛生監督。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