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蟲病是傳染病嗎

絲蟲病是傳染病嗎

1、絲蟲病的發病與病變主要由成蟲引起,感染期幼蟲亦起一定作用,與血中微絲蚴關系不大。病變的發生發展取決于絲蟲種類、機體免疫反應、感染頻度、感染期幼蟲進入人體數量、成蟲寄生部位以及是否合并繼發感染等因素。

2、在幼蟲進入機體發育為成蟲過程中,幼蟲與成蟲的代謝產物、幼蟲蛻皮液、蟲體子宮內排泄物以及死蟲的裂解物均可引起局部淋巴系統的組織反應及全身過敏反應,表現為周期性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及絲蟲熱等。晚期表現則為淋巴組織病理改變及繼發細菌感染的結果。

3、目前認為,免疫機制是產生病理改變的主要原因。免疫反應與淋巴系統的損害有關,急性淋巴管(結)炎被認為屬I型或Ⅲ型變態反應,阻塞性絲蟲病則屬Ⅳ型變態反應。早期以滲出性炎症為主,淋巴結充血,淋巴管壁水腫,管腔內充滿粉紅色蛋白質液體和嗜酸性粒細胞。

4、繼之,淋巴結和淋巴管內出現肉芽腫性反應,肉芽腫中心為變性的成蟲和嗜酸性粒細胞,周圍繞以纖維組織和上皮樣細胞,尚有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類似結核結節。由于淋巴管內皮細胞增生,內膜增厚和纖維化,管腔中形成息肉或纖維性栓子。

5、最后淋巴管形成纖維索狀物,即為閉塞性淋巴管內膜炎。淋巴系統發生阻塞導致遠端淋巴管內壓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張,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圍組織及器官,因阻塞部位不同,有不同臨床表現。

6、淋巴液長期滯留在組織內,因其蛋白含量較高,不斷刺激纖維組織增生,使皮下組織增厚、變硬而形成象皮腫。由于局部血循環障礙,皮膚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使象皮腫加重及惡化,甚至出現局部潰瘍。

絲蟲病傳染源

因無動物貯存宿主,故斑氏絲蟲病的惟一傳染源是感染斑氏絲蟲后出現微絲蚴血症的人。微絲蚴血症者在流行病學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決定于血內微絲蚴密度。

在一定范圍內,血內微絲蚴密度愈高,媒介蚊蟲的感染率就愈高,感染度也愈重,將感染期幼蟲傳染給人的機會就愈多。據實驗感染觀察,60+l血內微絲蚴為744條時,淡色庫蚊的幼絲蟲感染率為90.1%,但當60+l血內微絲蚴平均為0.7條時,淡色庫蚊的幼絲蟲感染率僅為3.3%。

理論上,如此低密度的微絲蚴血症仍有可能成為傳染源,但由于受到蚊媒叮刺人的機會以及蚊蟲自然死亡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蚊媒的實際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實驗感染的結果要低得多,因而傳播絲蟲病的作用很小,在流行病學上的意義不大。僅有絲蟲病臨床表現而無微絲蚴血症者,無傳染源作用。

對斑氏絲蟲病適宜的傳播媒介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微絲蚴能在該蚊體的發育至感染期;嗜吸人血,且吸血時間與微絲蚴出現于外周血液的周期性高峰相一致;種群數量多。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證實人群對斑氏絲蟲的易感性是普遍的。不同年齡、性別、血型、種族、職業的人,只要生活在斑氏絲蟲病流行區,有被媒介蚊蟲叮咬的機會,特別是反復多次被叮咬,即有可能受到感染。

當有成批的傳染源遷入存在有效蚊媒且傳播條件適宜的地區,可能形成新的斑氏絲蟲病流行區。如在美國南部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市,早年隨移入非洲奴隸而輸進傳染源,加之當地氣候及環境適宜于致倦庫蚊孳生,致使斑氏絲蟲病流行,并蔓延至周圍地區。

絲蟲病表現

斑氏絲蟲病的發病過程分為潛伏期、微絲蚴血症期、急性炎症期(急性絲蟲病)和慢性阻塞期(慢性絲蟲病)等4個階段。

絲蟲病是指絲蟲寄生在淋巴組織、皮下組織或漿膜腔所致的寄生蟲病。我國只有班克魯夫絲蟲(班氏)和馬來布魯絲蟲(馬來絲蟲)。本病由吸血昆蟲傳播。絲蟲病的症狀體征因絲蟲寄生部位不同而異。早期主要表現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則出現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診斷主要靠在血液或皮膚組織內檢出微絲蚴。

預防方法為消滅傳染媒介,加強個人防護,治療患者及感染者,全民服藥以消滅傳染源。人體感染絲蟲后,其發病機制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機體對絲蟲抗原性刺激的反應、侵入的蟲種和數量、重復感染的次數、蟲體的死活情況、寄生部位和有無繼發感染等。

生物性潛伏期:又稱顯性前期,為自感染期幼蟲進入人體至絲蟲成熟產出微絲蚴所需要的時間,斑氏絲蟲病約為半年。在流行區內此期大多無明顯症狀,或未被注意。但從非流行區進入流行區的感染者,可能會出現由正在發育移行的未成熟絲蟲引起的過敏反應所致的淋巴管、淋巴結或精索等處的炎症。此期血內嗜酸性粒細胞常增多。

1、臨床潛伏期

自感染期幼蟲進入人體至首次出現急性絲蟲病症狀的時間,一般需數年,但有報告最短僅4個月。

2、微絲蚴血症

生物性潛伏期后,血液內開始出現微絲蚴,其密度逐漸增高,達一定水平后常保持相對穩定。此期一般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微的淋巴系統炎性症狀,血內嗜酸性粒細胞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如不給予抗絲蟲治療,此期可持續10年,甚至數十年或終身帶蟲,少數微絲蚴血症者可兼有急、慢性絲蟲病的臨床表現,或于出現急、慢性絲蟲病臨床表現后血內微絲蚴密度降低直至轉陰。

3、急性絲蟲病

急性絲蟲病的局部症狀常見于四肢及男性生殖系統和女性乳房,表現為疼痛、觸痛、局部溫熱感、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并伴有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由于斑氏絲蟲成蟲常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統,故有時僅表現為發熱,而無明顯的局部症狀,又稱“絲蟲熱”。

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為斑氏絲蟲病最常見症狀。肢體淋巴結、淋巴管炎多在夏秋季發作。一般有畏寒和局部淋巴結不適等先兆症狀,好發部位主要是腹股溝和股部淋巴結,腋下和肘部淋巴結受侵較少。隨后局部淋巴結腫大,并出現相關的淋巴管炎和患肢遠端的毛細淋巴管炎(即丹毒樣皮炎),局部劇痛。全身症狀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頭痛,病程一般3~5d,嚴重者體溫升至39℃以上,頭痛劇烈,病程長至約1周。絲蟲性淋巴管炎的特點是從淋巴結炎開始,呈離心性,這可與細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管炎呈向心性相區別。

發病初起時腫脹隨炎症的消退而消散,但如長期反復發作,則腫脹消退緩慢,肢體逐漸增粗。如有繼發感染,尤其是在重度象皮腫的基礎上的急性發作,症狀較為嚴重且不典型。斑氏絲蟲病人腹部、盆腔等深部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可表現為反復發熱、寒戰和腹痛等臨床表現,常常誤診。

精索炎、附睪炎、睪丸炎:是斑氏絲蟲病急性期的主要臨床表現,常同時發生。患者往往驟然發病、寒戰、高熱、單或雙側腹股溝或陰囊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并放射至附近器官和腹部,可被誤診為急腹症。急性發作時精索粗厚、附睪和睪丸腫大,精索、附睪和睪丸表面出現腫塊。病程一般3~5d。隨炎症消退,腫塊變硬,縮小成黃豆或綠豆大的堅韌結節。結節1至數個,有的精索因此呈串珠樣。多數結節內有成蟲。

絲蟲熱:表現為畏寒、發熱,常反復發作,但局部體征不明顯,偶可有腹部深壓痛,症狀持續約3d自退。

4、慢性絲蟲病

鞘膜積液:即睪丸鞘膜腔積液,是斑氏絲蟲病最常見的慢性體征。患者主訴患部墜脹沉重,外觀陰囊腫大,個別大如兒頭或排球,不對稱,皮膚緊張,表面光滑,皺褶消失,腫物卵圓形,囊樣,無壓痛,同側睪丸不易觸及。

乳糜尿:為斑氏絲蟲病常見臨床表現之一。乳糜尿常間歇發生,間歇期短僅數日,長至數年,少數患者可長期持續不愈。

淋巴水腫和象皮腫:淋巴水腫和象皮腫是斑氏絲蟲病的重要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依次為肢體(尤以下肢為多見)、外生殖器和乳房。淋巴水腫為皮下淋巴積液的泛稱,局部腫脹,皮膚緊張,按之有凹陷,有堅實感。下肢象皮腫又稱象皮腿,單側或雙側,患部腫大,皮膚粗厚、干燥,堅實感加重,汗毛脫落,膚色加深變暗。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瘤狀隆起和結節以及疣狀贅生物,腫大處出現深溝皺褶,外觀呈畸形。下肢象皮腫易遭繼發感染而引發急性淋巴結、淋巴管炎。

5、絲蟲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此症是潛隱性絲蟲病的典型例子,又稱熱帶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其臨床特征為夜間陣咳和哮喘,血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加,血清IgE抗體滴度升高,X線胸片正常或有散在陰影。Webb等(1960)報道,偶爾可在熱帶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患者的肺、肝和淋巴結等組織檢獲微絲蚴。此症分布于東南亞、非洲、西印度群島及南美洲,多見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