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如何預防措施

狂犬病如何預防措施

1、控制和消滅傳染原,狂犬是人類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因此,對犬進行免疫、捕殺狂犬、野犬,是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在狂犬病流行區內應在最短時間人至少對805以上的犬進行免疫,患狂犬病的貓也是傳染源之一,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對貓進行免疫。凡是發現患狂犬病的動物,都應立即捕殺。對患狂犬病動物尸體應焚燒或遠離水源深埋(2米以下),不得剝皮和食肉。

2、家養的犬,應定期進行預防接種。目前我國生產的狂犬病疫苗有兩種,即狂犬病疫苗與狂犬病弱毒細胞凍干苗。狂犬病疫苗,犬的用量是:體重4千克以下的3毫升,4千克以上的5毫升。被病犬咬傷的動物,應立即緊急預防接種,在這種情況下,只注射1次疫苗是不夠的,應以3~5個月的間隔注射兩次。注射疫苗的犬可獲半年的免疫期。

3、接種狂犬疫苗和應用抗血清,我國目前使用的是地鼠腎細胞培養疫苗,咬傷者于0、3、7、14、30天各注射一支(2ml),嚴重咬傷者(指頭、面、頸或多處被咬傷),在全程五針后的第10天和第20天時再各注射一支,疫苗注射于臀部肌肉。

4、對咬傷的人,應迅速以20%肥皂水沖洗傷口,并用3%碘酒處理,還要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第一、三、七、十四、三十天各注射1次,至第四十及五十天再加強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

5、立法、管理與教育: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社會基礎。養犬許可與登記制度(包括農村)。控制與消滅流浪犬或野狗。嚴格免疫注射措施。在省級動物疫控中心建立狂犬病實驗室檢測能力,常年開展動物狂犬病診斷、流調與監測。政府的行政與經濟支持。技術培訓:培訓狂犬病防治技術人員(省、市、縣和鄉)。社區與農村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識。流浪犬、貓管理:撲殺或送往專門動物收養中心。犬、貓生育控制。

狂犬病的病因

1、主要是由狂犬病毒通過動物傳播給人而致。狂犬病毒含5種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基質(M)等。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能與乙酰膽堿結合,決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經性。傳染源主要為病犬、其次為病貓及病狼等。人被患病動物咬傷后,動物唾液中的病毒通過傷口進入人體而引發疾病,少數患者也可因眼結膜被病獸唾液污染而患病。

2、人對狂犬病普遍易感,狩獵者、獸醫、飼養動物者更易感。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后首先感染肌細胞,于傷口附近肌細胞內小量增殖,再侵入近處的末梢神經。而后病毒沿周圍神經的軸索向中樞神經作向心性擴散,并不延血液擴散,主要侵犯腦干和小腦等處的神經元。病毒在灰質內大量復制,沿神經下行到達唾液腺、角膜、鼻黏膜、肺、皮膚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對宿主主要的損害來自內基小體,即為其廢棄的蛋白質外殼在細胞內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顆粒,內基小體廣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樞神經細胞中,也是本疾病實驗室診斷的一個指標。

3、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發病,被病犬咬傷而未作預防注射者約15%~20%發病,被病狼咬傷者約50%~60%發病,其發病因素與咬傷部位、創傷程度、傷口處理情況、衣著薄厚及注射疫苗與否有關。

結語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是一種專門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病,一旦發病100%死亡,傳播途徑為動物和人、動物和動物間傳播,人和人之間不傳播。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