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型)腸道病毒引起的,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的,以口、手、足、肛周發生皰疹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傳染病。2008年5月,衛生部將其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那么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

1、手足口病的傳染源主要為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無症狀帶毒者。從感染到出現症狀,即潛伏期通常是2~7天,最短只有12~24小時。

2、發病初期,主要症狀是發熱,體溫一般在38℃~39℃之間,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症狀,與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3、發熱是手足口病常見的首發症狀。一般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4、1~2天后,孩子的手上、腳上、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唇內側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斑點逐漸發展成為皰疹,皰疹破潰后形成潰瘍,疼痛異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響吃奶、吃飯、哭鬧不安。

5、絕大多數患兒的皰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脫屑而痊愈,無并發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預后良好。

6、極少數患兒出現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肺緩性麻痹、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脊髓膜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

1、直接接觸傳播:糞便、皮膚皮疹或水皰破損處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直接污染所接觸到的人。

2、經消化道傳播:糞便、皮膚皮疹或水皰破損處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污染環境中的物品,被腸道病毒污染過的毛巾、水杯、奶具、餐具、玩具、衣物、床品、食物、水源等,都可經手—口傳播病毒。

3、經呼吸道傳播:患者通過大聲說話、咳嗽、噴嚏等方式將病毒通過飛沫傳播在空氣中,當空氣中病毒達到較高濃度時,就會傳播給同一環境中的健康易感者。

4、醫院交叉感染:收治過手足口病患者的診室或候診區,若通風條件差,公共設施無法及時消毒,易造成患者之間交叉感染。因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引起感染手足口病的也有報道。

對于手足口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是關鍵。注意衛生是預防中最重要的一步。下面小編教你手足口病的預防方法。

手足口病的預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勤洗手是關鍵,飯前便后,尤其是在外玩耍后,應要求兒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天開窗通風,勤曬衣被;注意飲食衛生,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病從口入;此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另外,每天晨起檢查孩子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體溫的變化。

托幼機構和學校應做好日常衛生工作并定時消毒,同時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等物品清洗消毒,避免因飲食造成聚集性疫情。執行晨午檢和缺課登記報告制度,發現疑似病例,要采取隔離和衛生處置措施,并及時與家長溝通。

如果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輕症患兒可居家治療,治療過程中不要接觸其他兒童,被污染的食物、玩具等物品要及時消毒處理。如果出現高燒、神經系統症狀等重症表現,應盡快就醫并采取救治措施。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