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导读:手足口病会传染吗?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于五岁以下婴幼儿,每年的发病时间高峰位于7月份左右。手足口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会有并发症。那么,手足口病会传染吗?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手足口症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二、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在2~10天左右,开始阶段的外在表现和普通感冒发烧比较相似,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显现出一些具体的特征。

一般病例症状

顾名思义,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症状出现在手、脚和口腔中,这三个患处会出现类似米粒大小和颜色的疱疹,患儿能感觉到疼痛,有的孩子可能在臀部或者肛部也会长一些。

患儿还伴随低烧(38°C左右)、皮疹等体征,不过通常都不严重,1~2周内会自然痊愈,而且没有什么后遗症。持续低烧可能会让小宝宝感到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并不时出现咳嗽、流鼻涕的症状。

重症病例症状

极少数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其中比较严重的病症有脑膜炎、脑脊髓炎、心肌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等。

呼吸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非常明显,宝宝的肺部功能变差,呼吸变得急促或者困难,可能出现类似窒息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口吐白沫或者血沫。

神经系统受到影响的宝宝会变得精神涣散、恶心呕吐、嗜睡等等,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肢体反应,比如四肢抽搐、无力等等,严重可能会患上脑水肿、脑疝等。

循环系统的异常表现虽然不太明显,但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发现宝宝开始四肢发凉、面色发白、心跳紊乱的时候,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虽然手足口病很少出现重症病例,不过,既然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就不得不防。宝宝如果感染上了病毒,妈妈们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三、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1、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

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宝宝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宝宝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宝宝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比如说幼儿园、培训班等等,老师和家长要格外注意。

3、人群易感性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无论男女、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感染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是非常常见的一组病毒,其实在正常人的消化道中也可以存在。

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的自身免疫力,或者说抵抗力。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性感染”,即感染了病毒之后没有任何的主观症状和临床体征。而“显性感染”是指感染了病毒之后出现了临床症状。5岁以下的孩子,免疫力较弱弱,因此也最容易感染病毒而发病。

4、流行特点

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另外,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面积的感染。在夏秋交替的阶段更为频发。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