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以口、手、足、肛周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5月,卫生部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那么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1、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2~7天,最短只有12~24小时。

2、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3、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4、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5、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6、极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缓性麻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直接污染所接触到的人。

2、经消化道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污染环境中的物品,被肠道病毒污染过的毛巾、水杯、奶具、餐具、玩具、衣物、床品、食物、水源等,都可经手—口传播病毒。

3、经呼吸道传播: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将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空气中,当空气中病毒达到较高浓度时,就会传播给同一环境中的健康易感者。

4、医院交叉感染:收治过手足口病患者的诊室或候诊区,若通风条件差,公共设施无法及时消毒,易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引起感染手足口病的也有报道。

对于手足口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是关键。注意卫生是预防中最重要的一步。下面小编教你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洗手是关键,饭前便后,尤其是在外玩耍后,应要求儿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天开窗通风,勤晒衣被;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病从口入;此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另外,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体温的变化。

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日常卫生工作并定时消毒,同时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等物品清洗消毒,避免因饮食造成聚集性疫情。执行晨午检和缺课登记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要采取隔离和卫生处置措施,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轻症患儿可居家治疗,治疗过程中不要接触其他儿童,被污染的食物、玩具等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如果出现高烧、神经系统症状等重症表现,应尽快就医并采取救治措施。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