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是怎么引起

陰道炎是怎么引起

1、細菌性陰道病

正常陰道內以產生過氧化氫的乳桿菌占優勢。細菌性陰道病時,由陰道內乳桿菌減少、加德納菌及厭氧菌等增加所致的內源性混合感染。

2、念珠菌性陰道炎

2.1、80%~90%病原體為白假絲酵母菌,酸性環境易于生長,為雙相菌(酵母相、菌絲相)。

2.2、患者陰道pH在4.0~4.7,常<4.5。

2.3、條件致病菌(酵母相→菌絲相)。

2.4、常見誘因:妊娠、糖尿病、大量應用免疫抑制劑及廣譜抗生素。

2.5、其他誘因:胃腸道假絲酵母菌、著緊身化纖內褲、肥胖者。

3、滴蟲性陰道炎

3.1、陰道毛滴蟲適宜在溫度25℃~40℃、pH5.2~6.6的潮濕環境中生長。

3.2、月經前后陰道pH改變,月經后接近中性,滴蟲易繁殖。

3.3、患者的陰道pH一般在5.0~6.5,多數>6.0。

3.4、寄生于陰道、尿道或尿道旁腺、膀胱、腎盂、男方包皮褶皺、尿道、前列腺。

3.5、常與其他陰道炎并存。

4、老年性陰道炎

絕經后婦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壁萎縮,黏膜變薄,陰道內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其他致病菌過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炎症,以需氧菌為主。

5、幼女性陰道炎

因嬰幼兒外陰發育差、雌激素水平低及陰道內異物等造成激發感染所致,常見病原體有大腸埃希菌及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中藥治療陰道炎

1、濕熱下注: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陰中潮紅、灼熱、腫痛,尿赤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利濕止帶。方藥:豬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澤瀉、黃柏、梔子、白果、車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中成藥:龍膽瀉肝丸。

2、濕濁下注:帶下量多,色白,質黏,有腥味,陰中下墜腫脹,腹脹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膩,脈濡。治法:健脾利濕止帶方藥:黨參、蒼術、白術、茯苓、山藥、生苡仁各15克,陳皮、欠實各10克。中成藥:白帶丸。

3、肝郁脾虛:帶下量多,色黃白,質稠,或腥臭,陰中灼熱墜脹,心煩口苦,體倦乏力,納差便溏,舌質紅、苔薄膩,脈弦細。治法:疏肝清熱,健脾利濕。方藥:丹皮、白芍、白術、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梔子、澤瀉、黑芥穗、車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中成藥:加味道遙丸。

陰道炎的食療方法

1、雙蛸湯 制作:將桑螵蛸8克,海螵蛸、關沙苑、鹿角霜、金櫻子各15克,白術10克,水煎,一次服。 按語:溫腎健脾,固精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屆腎虛,症見帶下增多,清稀透明,伴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大便溏薄等。

2、白果烏雞湯 制作:將烏雞1只(約500克)活宰,去毛、內臟,洗凈;蓮子肉30克、糯米15克、胡椒少許洗凈。把白果10枚、蓮子肉、糯米、胡椒裝入雞腹腔內,封口后,放至燉盅內并加蓋,隔水用文火燉2-3小時,至雞熟爛,調味供用(可分2―3次食,飲湯,食肉、白果等)。

3、馬齒莧飲 制作:將鮮馬齒莧50克洗凈,冷開水再浸洗一次,切小段,攪拌機攪爛,榨取鮮汁,加入蜂蜜25毫升調勻,隔水燉熟即可,分2次飲用。 按語:清熱解毒,利濕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或熱毒內盛者。馬齒莧又叫瓜子萊,性味酸寒,功能清熱解毒,化濕止帶,對志賀桿菌、宋內桿菌、斯氏桿菌、費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馬齒莧因能抗炎,故對生殖道炎症所引起的白帶增多有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4、大蒜鯉魚 材料制作:鯉魚1條去內臟、洗凈,放大蒜50克,同煮食。 按語:《古方今用》介紹,可用大蒜30克煎洗患處。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