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传染病吗

狂犬病是传染病吗

1、狂犬病,又称疯狗并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所有温血动物(人、犬、猫等)的一种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人一旦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有30-70%的几率感染,一旦发病其死亡率是百分之百。

2、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一年以内,一般为一至三个月。在发病的早期,通常以不适、厌食、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开始,半数以上患者会感到咬伤部位异常或刺痛,接着出现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随后发生瘫痪、昏迷,死亡。

3、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理论上人与人虽然可以感染但可能性极小。如狂犬病人可能通过组织、器官移植手术将狂犬病毒传播给他人,但世界上仅仅6例移植器官而导致人与人感染。虽然不能排除病人咬人或通过唾液直接或间接感染健康人而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但目前没有任何一例有确凿证据的人与人感染。所以,人与人不易感染。

4、人与狂犬病人进行普通的接触,如日常陪护、喂饭、握手等一般不会传播狂犬病,但接触后应彻底洗手。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平均39日,下肢咬伤潜伏期平均90日)、伤口深浅(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毒力强者潜伏期短)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2、前驱期

常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伤口及附近出现痛、痒、麻木或蚁走感,为病毒刺激周围神经元所致,有早期诊断意义。继之出现恐惧不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历时1~4天。

3、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用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楚,虽极度恐惧和烦躁不安,但绝少有攻击人的行为。随着兴奋状态的增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病程进展很快,很多患者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4、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但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

被狗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若不慎被狗咬伤,应迅速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若伤口流血不要止血。只要不是流血太多,就不要急着止血,因为流出的血液,可将伤口残留的狗唾液冲走,自然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2、对流血不多的伤口进行挤血排毒。要从近心端向伤口处挤压出血,以利排毒。

3、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10000毫升以上的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时间不低于15分钟,若伤口较深,则须将注射器伸入伤口内进行灌注,清洗时间至少30分钟以上,尽可能的去除所有的狗涎。若周围一时无水源,可以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没法找水。

4、冲洗后消毒。冲洗后再用医用消毒酒精,或50度—70度的白酒,涂擦伤口数次,最后再用碘酒擦洗伤口。

5、消毒完毕后不要包扎伤口。涂擦完毕后切记伤口不宜包扎、缝合,应尽可能暴露伤口。

6、去医院注射疫苗。经过上述几分钟处理后,应立刻将伤者送到医院或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最好不要超过24个小时。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