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隱孢子蟲病

什么是隱孢子蟲病

1、什么是隱孢子蟲病

隱孢子蟲病是全球性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為六大腹瀉病之一,屬新發傳染病,可暴發造成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孢子蟲病可從動物傳播到人,人傳播到動物,并在動物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廣泛傳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在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認定的150多種食源性/水源性疾病中隱孢子蟲病影響最大。

我國自1987年首次報道隱孢子蟲病患者以來,幾乎全國均有病例報道,感染率0.5%~13.4%。隱孢子蟲感染后引起發燒、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免疫抑制患者感染后持續霍亂樣腹瀉,甚至死亡。

隱孢子蟲卵囊微小(4~6μm),種類繁多,光鏡下不易辨別,常造成誤診或漏診;因其形態相似,光鏡下不易判定蟲種,且與微孢子蟲等難以區別。國內隱孢子蟲研究起步晚,隱孢子蟲檢出率地區差異大,原因在于國內尚無標準化的診斷方法,無法快速診斷及鑒定。

2、隱孢子蟲病的治療

2.1、支持治療:按腸道傳染病隔離,症狀嚴重者應住院治療,輕症采取口服補液即可。病人因嚴重腹瀉可引起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必須注意糾正。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加強支持治療。發作期間避免食用含脂肪及乳糖較多的食物,有助于緩解症狀。對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者亦應予以對症治療。

2.2、病原治療:至今尚無療效確切的抗隱孢子蟲的藥物,認為有一定療效的藥物為螺旋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大蒜素等。

2.3、免疫治療:有免疫功能損害的隱孢子蟲病人,盡可能重建其免疫功能是治療成功的關鍵。有人曾使用高效價免疫牛的初乳,治療艾滋病并發隱孢子蟲的病人,症狀有所緩解,但療效尚未肯定。

3、隱孢子蟲病的預后

隱孢子蟲病的預后和病人的免疫功能狀態有密切關系。免疫功能正常者,病程有自限性,預后好。免疫功能有缺陷者,病情較重,病程遷延,很難徹底清除蟲體。在艾滋病人中,隱孢子蟲病常是難以控制的,并最終可導致病人死亡。

隱孢子蟲病的症狀表現

隱孢子蟲病是由孢子蟲感染所致的一種腸道寄蟲病。如果是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多表現為急性水樣腹瀉,伴有惡心、嘔吐、頭痛, 病程1個月以內, 日腹瀉2 ~ 20次, 不經治療亦可痊愈。

1、急性胃腸炎型。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多表現為急性胃腸炎。腹瀉,每天4~10次,糊狀便或水樣,偶有少量膿血,可有惡臭。常伴上腹不適、疼痛,甚至惡心、嘔吐。部分有發熱。病程自限,多在2周內自然緩解。無復發,預后良好。

2、慢性腹瀉型。主要見于免疫功能缺陷者,特別是艾滋病患者。起病緩慢,腹瀉遷延不愈,水樣便,量多,每天1~10余升不等,每天10次左右。偶有血性便,多伴腹痛,易發生脫水、酸中毒和低鉀血症、維生素缺乏等。病程可持續3~4個月甚至1年以上,可反復發作。

隱孢子蟲病的檢查有哪些

隱孢子蟲病要做什么檢查?以下就是有關隱孢子蟲病要做的檢查:

如果在腹瀉病人糞便中查得本蟲卵囊即可確診。由于未染色的卵囊無色透明,且易與標本中的非特異性顆粒相混淆,故需采用染色方法進行確診。具體方法有:

1、白色略帶有綠色的熒光,中央染淡,似幻環狀。

2、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后,標本的背景呈藍綠色,卵囊為玫瑰紅色,可見內部結構。本法缺點為經染色后,標本中存在的非特異性宏觀抗酸顆粒易與卵囊相混淆,難以鑒別。

3、金胺酚該娘抗酸染色法:用本法可克服上述染色法的缺點。本法先用金胺酚染色后,再改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復染。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卵囊同抗酸染色所見但非特異性顆粒被染成藍黑色,兩者顏色截然不同,極易鑒別,使檢出率和準確性大大提高。

4、免疫學診斷方法:有熒光標記單克隆抗體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此二法均有市銷售試劑盒。兩者均有高度的特性和敏感性。

此外,國外已有用PCR法檢測糞便標本中卵囊的報道。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