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皰瘡護理措施

膿皰瘡護理措施

1、膿皰瘡護理措施

護理膿皰瘡要隔離消毒嬰兒室、托兒所、幼兒園如發現患病兒童,應立即隔離,膿皰瘡患兒衣被用具等應及時清洗消毒,以防止接觸傳播,并對居住環境進行消毒。

膿皰瘡流行于夏秋季節,多見于兒童及幼兒,易傳染,因此預防本病的關鍵是注意皮膚衛生,及時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對患病兒童應隔離,防止接觸傳染,已污染的衣服用具應行消毒處理。平時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并及時治療痱子、蟲咬皮炎等瘙癢性皮膚病及各種皮膚損傷。

2、膿皰瘡的發病原因

皰瘡的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膚繁殖,為促發本病創造有利條件。

膿皰瘡致病菌主要為凝固酶陽性的金葡菌,其次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少數為凝固酶陰性的白色葡葡球菌。葡萄球菌與鏈球菌混合感染者亦不少見。某些外界環境如溫度較高、出汗較多和皮膚有浸漬現象時,細菌在皮膚上容易繁殖。患有瘙癢性皮膚病,如痱子、蟲咬皮炎、濕疹時,皮膚的屏障作用可被破壞,從而易招致致病菌侵入而發生本病。

3、膿皰瘡的臨床表現

3.1、尋常型膿皰瘡亦稱接觸性傳染性膿皰瘡。皮損初期為點狀紅斑或小丘疹,迅速變為膿皰。皰壁薄,易破潰,周圍繞有明顯的紅暈,皰壁破后露出紅色糜爛面,膿液干燥后形成灰黃色厚痂,常因搔抓使相鄰膿皰向周圍擴散或融合。易在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中流行,嚴重者高熱達39度-40度,可伴有淋巴結炎及淋巴管炎,甚至引起敗血症或急性腎小球腎炎。

3.2、大皰性膿皰瘡主要由噬菌體II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見于兒童---好發于顏面、軀干及四肢,亦見于掌跖。皮損初為米粒大水皰或膿皰,迅速變為大皰,皰內容物先清澈后混濁,皰壁先緊張后松弛,膿液常沉積于皰底呈半月形,為本病的特征,周圍無明顯紅暈,膿皰破潰,膿液干燥后結淡黃色痂,痂殼脫落即愈,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

膿皰瘡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保持皮膚清潔衛生,患兒應隔離,防止接觸傳染,已污染的衣服應進行消毒處理。

2、全身治療:治療原則與Ⅱ度燙傷相似,注意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繼發細菌感染,忌用糖皮質激素。根據藥敏試驗選擇相應的抗生素,—般選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新型青霉素或廣譜半合成青霉素,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3、局部治療:以抗感染、止癢及干燥為原則。治療方法:

3.1、皰壁未破者,外搽10%硫磺爐甘石洗劑。

3.2、有較大膿皰者,先用消毒針刺破皰壁,再用干凈棉球吸干膿液;膿液已結痂選用0.5%新霉素溶液、0.1%依沙吖啶液或1:5 000高錳酸鉀液外洗或濕敷,2%甲紫溶液外搽。

3.3、無滲出、膿皰已結痂者,選用5%氧化氨基汞(白降汞)軟膏、復方新霉素軟膏、紅霉素軟膏、5 000 U/g的桿菌肽軟膏或莫匹羅星軟膏外搽。

膿皰瘡的防治方法

1、積極治療

得了膿疤瘡要積極地治療,同時還要注意消毒隔離。特別是兒童患者,應該等到病好后再去幼兒園或小學校,以免傳染給別的兒童;患兒使用過的衣服、毛巾、枕巾等應經常燙、曬消毒。

2、搞好衛生

還要要搞好兒童的個人衛生,勤洗手、洗澡、勤換衣服、勤剪指甲,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完整;及早治療痱子、蟲咬皮炎、濕疹以及其他瘙癢性皮膚病。

3、保護創面

患兒要注意保護創面,避免搔抓,防止病變繼續擴散;天氣炎熱,要注意防止患兒過度疲勞和出汗過多。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