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的傳染源是什么

細菌性痢疾的傳染源是什么

1、細菌性痢疾的傳染源是什么

細菌性痢疾主要的傳染源是病原菌為志賀菌,又稱痢疾桿菌,屬于腸桿菌科志賀菌屬,為兼性厭氧的革蘭陰性桿菌,有菌毛、無鞭毛、莢膜及牙胞,不具動力,最適宜于需氧生長。

根據抗原結構的不同,本病的病原是痢疾桿菌,該菌是革蘭陰性桿菌,在普通培養基中生長良好。痢疾桿菌屬腸桿菌科、志賀菌屬。

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患病多,與不良衛生習慣有關;成人患者同機體抵抗力降低、接觸感染機會多有關,加之患同型菌痢后無鞏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復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復多次發病。

痢疾桿菌隨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通過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觸,或蒼蠅、蟑螂等間接方式傳播,最終均經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2、細菌性痢疾有什么症狀

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現,怕冷、發熱達39℃、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稀便轉成膿血便,每日數十次,量少,失水不顯著。一般病程10~14天。

全身中毒症狀、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顯,可有低熱、糊狀或水樣便,混有少量黏液,無膿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糞便鏡檢有紅、白細胞,培養有痢疾桿菌生長,可以此與急性腸炎相鑒別。一般病程3~6天。

有嚴重全身中毒症狀及腸道症狀。起病急、高熱、惡心、嘔吐,劇烈腹痛及腹部(尤為左下腹)壓痛,里急后重明顯,膿血便,便次頻繁,甚至失禁。病情進展快,明顯失水,四肢發冷,極度衰竭,易發生休克。

3、細菌性痢疾如何診斷

3.1、近周內有不潔的飲食史或與菌痢病人密切接觸史。

3.2、急性腹瀉伴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粘液膿血便,左下腹有壓痛。

3.3、血象,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加。

3.4、糞便常規,粘液膿血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紅細胞與巨噬細胞;糞便細菌培養:分離到痢疾桿菌;糞便免疫檢測:痢疾桿菌抗原陽性。

3.5、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復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腸道症狀輕或缺如。

3.6、慢性菌痢,過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瀉兩個月以上。

細菌性痢疾如何治療

局部灌腸療法:使較高濃度的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以增強殺菌作用,并刺激肉芽組織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腸。

抗生素的應用:首先要抓緊致病菌的分離鑒定和藥敏檢測,致病菌不敏感或過去曾用的無效藥物暫不宜采用。大多主張聯合應用兩種不同類的抗菌藥物,劑量充足,療程須較長且需重復1~3療程。可供選用藥物同急性菌痢。

喹諾酮類藥物:該類藥物作用于細菌DNA促旋酶,具殺菌作用,無毒副作用,已成為成人細菌性痢疾的首選藥。由于該類藥可影響兒童骨骼發育,學齡前兒童忌用。成人細菌性痢疾用法如下:吡哌酸每日2g,分3次口服,療程5~7天;諾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療程同上;依諾沙星、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每日皆為600mg,分2次口服,療程3~5天。

磺胺類藥物:磺胺藥對細菌性痢疾有抗菌活性,但如與甲氧芐氨嘧啶(TMP)合用,則有協同效果。如復方磺胺甲唑(SMZ-TMP)片劑,每天2次,每次2片,兒童酌減,療程一周。有嚴重肝病、腎病、磺胺過敏及白細胞減少症者忌用。近年來耐藥菌已見增多,如療效差或無效時,即應改用其他抗菌藥物。

細菌性痢疾要注意什么

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濃作用越強,加重了消化道負擔。而且細菌性痢疾病人腸道有病變,有惡心嘔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忌粗纖維、脹氣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纖維粗而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導致局部充血、水腫,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腸道蠕動增加,導致脹氣。

忌刺激類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塊魚肉,對腸壁有直接刺激,使腸壁損傷加劇;這些食物又難以消化,脹氣發熱,停留的時間長,會加重消化道負擔。

忌污染食物。未經消毒的瓜果蔬菜,這些既帶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忌性寒滑腸食物。如荸薺、甲魚、生梨、花生等物,性寒傷脾胃,易滑腸致瀉,故忌用。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