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1、登革热的防控措施之提高人群抗病力

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登革疫苗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已研制出登革病毒1型和2型的蛋白和DNA基因疫苗,正在进行动物试验,但尚未能在人群中推广应用。由于低滴度的抗登革病毒1型抗体有可能成为促进型抗体,诱发登革出血热的发生,因而增加了疫苗研制、应用的难度。

2、登革热的防控措施之控制传染源

在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与治疗患者。同时,对可疑病例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3、登革热的防控措施之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4、登革热的症状

4.1、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4.2、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4.3、出血

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登革热的治疗

1、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2、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3、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胍。

4、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5、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登革热的具体危害

1、急性血管内溶血

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多发生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的患者,尿标本检查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而潜血试验呈强阳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液中G6PD含量可在正常范围,而于1个月后才出现含量缺陷,这是因为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液中G6PD缺陷的成熟,剩下的是G6PD含量相对较多的年幼红细胞,当其发育成熟,衰老时才逐渐出现G6PD缺陷所致。

2、精神异常

个别患者可并发感染性精神异常,尤其多见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

3、心肌炎

严重病例可发生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跳,气促,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

4、肝功能损害

轻度肝功能损害常见,主要表现为肝轻度肿大,边缘锐利,质软,肝功能检查出现ALT,AST 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升高,严重病例可发生总胆红素(TBIL)升高,甚至出现肝肾综合征。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