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護理常規

心梗護理常規

1、心梗護理常規

1.1、 一般護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 氧飽和度。定時復查心電圖 、血生化,保證出入量、酸堿、電解質平衡。

1.2、 生命體征監測:神志:定時觀察神志變化并準確記錄。血壓:根據病情監測血壓。體溫:每日監測4次體溫,部分患者在發病后24~48h,出現體溫升高,一般在38度左右,持續3~5天消退。是壞死組織吸收熱。脈搏與呼吸:若出現脈搏細速,呼吸變快應及時與醫生聯系處理。

1..3、 心電圖監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入住CCU病房,并應立即給予。

2、心肌梗塞的前兆

2.1、心絞痛發作較前頻繁,疼痛持續時間長,疼痛程度重,輕微活動甚至休息狀態下也可出現心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常伴有出汗現象,疼痛發作時患者煩躁不安;

2.2、胸悶多伴隨心絞痛同時出現,也可出現活動時心慌氣短;

2.3、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咳嗽、咳泡沫樣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狀;

2.4、有時患者自感心慌氣急,觸摸脈搏為不規整脈,此症狀可反復頻繁出現;

2.5、疲乏無力。精神不振、嗜睡、煩躁、頭暈、惡心、嘔吐或腹瀉等感冒症狀或胃腸道症狀;

3、心肌梗塞發病症狀

1、疼痛

為此種病症最突出的症狀表現。發作多無明顯誘因,且常發作于安靜時,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較重,持續時間久,有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用硝酸甘油無效。

2、休克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數小時至1周內發生。病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壓降低而無其他症狀表現者稱為低血壓狀態。

3、心律失常

約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見于起病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為最多見,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現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而猝死。

年輕人如何預防心肌梗死

1、不搬抬過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時必然彎腰屏氣,這對呼吸、循環系統的影響與用力屏氣大便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心梗的常見原因。

2、洗澡要特別注意,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熱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可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間悶熱且不通風,在這樣環境中人的代謝水平較高,極易缺氧、疲勞,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較嚴重的病人洗澡時,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

3、氣候變化時要當心。在嚴寒或強冷空氣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生痙攣并繼發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氣候急劇變化,氣壓低時,冠心病病人會感到明顯的不適。國內資料表明,持續低溫、大風、陰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之一。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適當加服硝酸甘油類擴冠藥物進行保護。

心肌梗塞患者在飲食上注意什么

1、控制總熱量的攝人:臨床資料表明,心肌梗塞患者身體超重或肥胖的較多,因脂肪過多環繞心臟,壓迫心肌,致使心肌功能進一步減弱。因此,要限制飲食總熱量,以控制體重。在休息條件下,每天供給熱量以25-30千卡/千克體重為宜。

2、補充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維生素C具有增強血管彈性、防止出血的作用,又可促進創面愈合。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獼猴桃、草莓、新鮮大棗、西紅柿等。微量元素中的碘、鎂對降低血清膽固醇有重要作用,可減少膽固醇和鈣鹽在血管壁內的沉積。

3、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日常飲食應以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作烹調用油。上述植物油為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有利于疾病的康復。應避免食用過多的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高的動物內臟,同時宜多吃豆制品。每日膽固醇的總攝人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