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吃什么藥

氣虛吃什么藥

1、氣虛吃什么藥

氣虛的症狀一般表現為,聲間比較低沉,面色桔黃,食欲不振,全身沒有力氣,容易出汗,有的比較嚴重的話,還會產生子宮下垂,胃功能減退,頭暈等,如果長期這樣的話,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應該進行改善治療。

補氣的藥物: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補氣虛食物: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

2、氣虛的症狀

2.1、肺氣虛

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調水道。肺氣虛,則其主宣降、司呼吸、調節水液代謝、抵御外邪的作用就會減弱,出現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于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2.2、腎氣虛

腎居腰府,藏精氣,司二陰開合。精氣充五臟而上榮于腦髓。腎氣虧虛,失于榮養,見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舌質淡,脈弱。腎不納氣,則呼吸淺促,呼多吸少。

2.3、心氣虛

心主血脈,藏神明。心氣虧虛,不能鼓動血脈,亦不能養神,故見心悸、氣短、多汗,勞則加重,神疲體倦,舌淡,脈虛無力。

2.4、陽(氣)虛

氣虛可見面色晄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症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3、引起氣虛的原因

氣虛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從病發原因、症狀和脈象來對照現代醫學,氣虛同現代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氣血不足,五臟功能低下,也與元氣不足、氣虛相符。在調治上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診治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心、肝、脾、肺、腎整體調理,使機體有規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復制、逐漸恢復元氣,也就把亞健康狀態轉化為健康。

氣虛如何食補

1、金沙玉米粥:

原料:玉米粒80克,糯米、紅砂糖各40克。

制用法:將玉米和糯米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然后將泡好的玉米和糯米入鍋加清水煮粥,煮熟后加入紅砂糖再煮5分鐘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

功效:由于玉米、糯米和紅砂糖中均含有抗氧化劑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因此此粥具有補氣養血、強身健體的功效。

2、山藥粥:

原料:山藥30克,粳米180克。

制用法:將山藥和粳米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

功效:由于山藥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因此此粥具有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強身健體和促進肌肉生長的作用。

3、茯苓粥:

原料:茯苓末30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將粳米和茯苓一起入鍋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早飯時食用。

功效:由于茯苓有健脾安神的功效,因此,常吃此粥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氣虛體質如何調理

1、氣功鍛煉:

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作養腎功,其功法如下。直立,雙腳并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后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連續做十余次,常練可固腎氣。

2、飲食調理:

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若氣虛甚,當選用“人參蓮肉湯”補養。

補氣虛的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氣虛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苤藍、蘿卜纓、芫荽(香菜)、蕪菁(大頭菜)、胡椒、蓽撥、中指、紫蘇葉、薄荷、荷葉;

3、藥物養生:

平素氣虛之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脾氣虛,可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多服腎氣丸。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