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蛋白偏低的原因

1、血红蛋白生理性减少

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为其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的相对不足,而出现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常人。此外,在怀孕期间,孕妇体内血容量生理性增加导致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等因素,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因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出现的红细胞生成减少而出现血红蛋白偏低。

3、造血物质匮乏引起

营养不良,很多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导致造血物质匮乏而出现红细胞生成减少,例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4、失血引起血红蛋白偏低

过度出血也是引起血红蛋白偏低的常见原因,如果如血痔,分娩时大量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5、红细胞破坏过多

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人体血红蛋白偏低,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及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6、荷尔蒙失调

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红血蛋白水平降低。有时甲状腺机能降低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率下降,患者会感觉疲劳和昏昏欲睡,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7、其他因素

如患有脾脏或恶性贫血患者有可能因为过多红血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或者有一些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对红血细胞产生副作用,如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等均可导人体血红蛋白偏低。

血蛋白偏低应该吃什么药

1、硫酸亚铁片

为二价铁,易于吸收,疗效显着。若与胃蛋白酶合剂、维生素C同服,则促进其吸收。而与四环素类药物并用,可形成络合物,相互妨碍吸收。一般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但仍可引起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偶可导致便秘。服药后大便呈灰黑色,为部分铁在粪便里排出的缘故。服用期间,不宜喝茶、喝咖啡,或吃橄榄等食品,因其中所含鞣酸会与铁结合产生沉淀,影响疗效。

2、富马酸亚铁片(富血铁片)

口服后较易吸收,其含铁量较高,奏效迅速,副作用较少。可用于治疗各种缺铁性贫血。但对铁过敏者,或有消化道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肠炎者禁用。其余注意点同硫酸亚铁片。

3、枸橼酸铁铵溶液

由于是三价铁,不如硫酸亚铁片、富血铁片容易吸收,但无刺激性,适用于儿童及不能吞服药片的病人。因其含铁量低,不适用于重症贫血的病人。此药遇光易变质,应贮放在冷暗处。服后应漱口,或以玻管吸服,以保护牙齿。腹泻病人慎用。

4、叶酸片

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故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适用于妊娠期及婴儿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于恶性贫血时,需与维生素B12合用,可防治其神经症状。

5、维生素B12针剂

对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脏功能等均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恶性贫血,疗效较好。此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故不可滥用。

6、辅酶维生素B12片

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B12。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等。需避光密闭贮存。

7、肝精片

含有维生素B12、叶酸等成分,用于恶性贫血等。但作用较弱。

8、氯化钴溶液

可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主要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饭后服。可能有厌食、恶心、腹痛等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贫血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要重视日常饮食,并增加营养。没有贫血的人,则无须服用补血药。改善手脚冰冷的妙方。

如何提高血红蛋白

1、摄入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贫血是身体内的铁元素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偏低,那么多吃一些铁含量丰富的食物。铁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可以分类两大类,其中动物肝脏、红色肉类(牛、羊肉)和蛋黄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动物性食物,而黑木耳、香菇、油菜、大枣、核桃仁等是铁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物的代表。

2、水果和蔬菜促进身体对铁的吸收

除了从餐饭中补充铁外,还可以多吃些水果。因为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进餐中一定要荤素搭配,吃肉类的同时要多吃蔬菜来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另外,用铁锅炒菜也能起到一定的补铁作用。

3、补充含蛋白质的食物

铁质和蛋白质可以合成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是大豆,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补充蛋白质进一步促进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