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因病机

中风病因病机

1、中风病因病机

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2、中风临床表现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见辩证施治各证型中的证候。

3、中风中草药单验方

槐花茶防中风槐花茶6克。用法:开水泡,当茶饮。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蒜泥治中风不语大蒜2瓣。用法: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涂于牙根部。有宣窍通闭的功效,用治中风不语。

松毛酒松毛1千克,酒1.5千克。将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饮1杯,日服2次。用于中风口眼歪斜,症见两脚疼痛、腰痛、两足不能立地。

中风如何预防

1、擦颈发热中风少

擦颈按摩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做法是: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及前后颈,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早晚各4~8分钟。

2、摇头晃脑防中风

头部前后左右旋转运动,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做法是: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顺、反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压患者平卧做。

3、耸肩防脑梗塞

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做法是:双肩上提、放下反复运动,每次做4~8分钟,每天早晚做2次。

中风的危害

首先就是会让患者出现情绪失控,患者会因为想的太多,而个人情绪起伏比较大,会变得喜、怒、哭、笑异常,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口角倾斜,视力减退等症状的,他们的反应也会变得很迟钝,感受也会减退,对温,热,冷,痛的感受没有那么敏感了,记忆力也会随之锐减,注意力变得不集中。

脑中风还会让患者的行动也变得障碍,像进行穿针、扣纽扣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手笨,会不可思议地跌跤,或者是身体的臂膀还有腿不听使唤,还有的患者的视力也会变得下降,会表现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的,当然也有的患者会觉得眼前有一过性的发黑或者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