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菌血症

什么是菌血症

1、什么是菌血症

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細菌經由體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進入血液系統后在人體血液內繁殖并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后果是很嚴重的。一般來說導尿管或者是體表的手術造口容易導致發生菌血症。出現菌血症的患者往往發生急性的多個器官的轉移性感染,并出現各種急性感染症狀一旦懷疑,應立即采血檢驗,一旦確診應立即針對感染菌治療爭分奪秒。

敗血症隨致病菌的種類、數量、毒力以及患兒年齡和抵抗力的強弱不同而異。輕者僅有一般感染症狀,重者可發生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當皮膚粘膜有破損或發生化膿性炎症時,細菌則容易侵入體內。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及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后者又可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不能充分發揮其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細菌量較少,致病力不強也能引起敗血症。條件致病菌所引起的醫源性感染也逐漸增多。

2、菌血症有哪些症狀

敗血症本身并無特殊的臨床表現,在敗血症時見到的表現也可見于其他急性感染,如反復出現的畏寒甚至寒戰,高熱可呈弛張型或間歇型,以瘀點為主的皮疹,累及大關節的關節痛,輕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變,心肌炎,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各種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敗血症,又有其不同的臨床特點。

3、菌血症要做什么檢查

3.1、血象,白細胞總數大多顯著增高,達(10~3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多在80%以上,可出現明顯的核左移及細胞內中毒顆粒。少數革蘭陰性敗血症及機體免疫功能減退者白細胞總數可正常或稍減低。

3.2、中性粒細胞四唑氮藍試驗,此試驗僅在細菌感染時呈陽性,可高達20%以上(正常在8%以下),有助于病毒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與細菌感染的鑒別。

菌血症的飲食注意

1、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敗血症病人應攝人高蛋白飲食,尤其是選用一些質量好、易吸收的動物性蛋白質、豆類蛋白,如禽蛋、乳類、魚蝦、瘦肉、動物血、動物內臟、豆腐、豆漿等。

2、補充充足的鐵元素。敗血症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鼓勵病人總是食用一些,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塊、甲魚、豌豆、黑豆、綠色蔬菜、大棗、紅糖、黑木耳、芝麻醬等。

3、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與水果,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癌細胞的擴散,增強免疫力和全身免疫功能,如油菜、西紅柿、小白萊、韭萊、山楂、柑桔、鮮棗、獼猴及檸檬等。

4、增加一些體積小、熱量高、營養豐富的食品,如糕點、巧克力、面包、鵪鶉蛋、魚松、酸牛奶、鮮蔬汁等,還可調劑些半流食或軟飯如米粥、豆腐腦、小籠蒸包等。

菌血症如何預防

1、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身體內留置導管應該嚴格掌握適應證,操作流程應該嚴格消毒隔離,勤洗手。同時還應該防止耐藥的一些金葡菌及綠膿桿菌等引起的感染。

2、身體有原發病治療使用藥物也要合理,尤其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生素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使用,并且做好身體各器官組織的嚴密觀察。

3、保護皮膚、積極治療慢性病:在平時生活當中應該注意保護皮膚,避免皮膚組織受到創傷。同時還要積極治療可引起敗血症的慢性基礎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白血病等應加強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