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氨基酚的作用

乙酰氨基酚的作用

1、乙酰氨基酚的作用

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2、乙酰氨基酚的主要成分

它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它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

对乙酰氨基酚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3、乙酰氨基酚药物相互作用

3.1、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抗惊厥药的患者,长期使用本品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的危险。

3.2、本品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3.3、与抗凝血药合用,可增强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

3.4、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有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3.5、本品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可增加其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

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

1、肝脏的毒副反应: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甘胱谷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小叶中心性坏死,进展迅速者可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并引起死亡。

2、肾脏的毒副反应: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同样可损害肾脏,造成肾细胞坏死,特别是合用水杨酸钠或咖啡因时,更易损伤肾脏。

3、血液系统的毒副反应:长期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构成破坏,还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白血病。

4、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等。

乙酰氨基酚的注意事项

1、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对本品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病人中,少数病人可在服用本品后发生支气管痉挛。

2、酒精中毒、患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本品有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应慎用。

3、肾功能不全者长期大量使用本品,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应慎用。

4、因疼痛服用此药时,不得连续使用5天以上,退热治疗不得超过3天,除非另有医嘱(5)服用本品后出现红斑或水肿症状应立即停药。

5、将此药放在儿童不易触及之处,万一发生过量服药现象,应立即就医。

6、本品仅为对症治疗药,在使用本品的同时,应尽可能进行病因治疗。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