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

充血的概述

1、定義

充血(hyperemia)是指組織或器官的血管內血液含量增多。可分為動脈性充血和靜脈性充血兩類。局部組織或器官動脈輸入血量增多,以致動脈血管內含血量增多,稱為動脈性充血。由于靜脈回流受阻,局部組織或器官的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內含血量增多,稱為靜脈性充血。

2、症狀部位

血管

3、症狀科室

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

4、常見病因

各種原因通過神經體液作用,使小動脈擴張,導致局部器官或組織動脈內過多的血液流入而發生充血

充血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1、動脈充血

各種原因通過神經體液作用,使小動脈擴張,導致局部器官或組織動脈內過多的血液流入而發生充血。充血原因根據始動原因不同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血管舒張神經興奮性增高或血管收縮神經興奮性降低、舒血管活性物質釋放增加等,引起細動脈擴張、血流加快,使動脈血輸入微循環的灌注量增多。

常見的有:①生理性充血,如進食后的胃腸道粘膜、運動時的骨骼肌和妊娠時的子宮充血等;②炎症性充血,見于局部炎症反應的早期,由于致炎因子的作用引起的軸索反射使血管舒張神經興奮,以及組織胺、緩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質作用,使細動脈擴張充血;③減壓后充血,如局部器官或組織長期受壓,見于繃帶包扎的肢體或大量腹水壓迫腹腔內器官后,組織內的血管張力降低,若突然解除壓力,受壓組織內的細動脈發生反射性擴張,導致局部充血。

2、靜脈充血(淤血)

①靜脈受壓使管腔發生狹窄或閉塞,如腫瘤壓迫局部靜脈;妊娠子宮壓迫髂總靜脈;嵌頓性腸疝、腸套疊和腸扭轉時壓迫腸系膜靜脈。

②靜脈腔阻塞,如靜脈血栓形成阻塞靜脈回流受阻,導致局部出現淤血。但由于靜脈分支較多,又有豐富的吻合側支,只有在靜脈阻塞并且側支循環不能有效建立的情況下,靜脈管腔的阻塞才會發生淤血。

③心力衰竭,如二尖瓣狹窄和高血壓病引起的左心衰竭,導致肺淤血;肺源性心臟病時發生的右心衰竭,導致體循環臟器淤血。肺循環和體循環都發生淤血的全心衰竭。

充血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充血的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必須以病史及體格檢查所了解到的客觀材料為依據進行歸納和分析,從中提出幾種診斷之可能,然后進一步考慮做那些實檢室檢查來證實診斷。故充血患者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可以進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如透視、血管造影等檢查。

血管視診是用于檢查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

2、充血的診斷鑒別方法

一般來說,動脈充血的時間短暫,對機體有利,稱為生理性充血。如:熱水浴后皮膚充血、飯后胃粘膜充血等。病理性動脈充血見于炎症性充血。

病理狀態下,靜脈充血比動脈充血遠為多見,故前者更有臨床意義 。瘀血時由于缺氧、組織代謝障礙及中間代謝產物堆積,輕者引起局部實質細胞的變性,發生相應的形態改變和功能降低,重者引起局部組織的壞死,在慢性瘀血時實質細胞常由于營養不良而萎縮。常見瘀血有慢性肺瘀血、慢性肝瘀血。

充血的危害

較長期的靜脈性充血,使局部組織內代謝中間產物蓄積,從而損害毛細血管,使其通透性增高,加之淤血時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力壓升高,導致局部組織發生水腫,嚴重時甚至發生漏出性出血。如肺淤血時,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嚴重時肺泡腔內可出現水腫液,甚至出血。若肺泡腔內的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其血紅蛋白變為含鐵血黃素,使痰呈褐色。這種巨噬細胞常在左心衰竭的情況下出現,因而被稱為心力衰竭細胞(heart failure cell)。

長期淤血,由于氧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和代謝中間產物堆積,還可引起實質細胞的萎縮和變性。如慢性肝淤血時(圖3-2),肝細胞萎縮(主要在肝小葉中央帶)和脂肪變(主要在小葉周邊帶),以致肝切面呈現檳榔狀花紋,稱為檳榔肝(nutmeg liver)。較急性且程度嚴重的肝淤血可引起肝細胞壞死。

某些器官,慢性淤血引起實質細胞萎縮的同時,其間質細胞卻可增生。例如慢性肝淤血時,小葉中央肝細胞萎縮,結締組織則增生,最后形成淤血性肝硬變。

充血的防治方法

1、充血的預防方法

平時注意體檢,確保血管健康。積極治療原發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用藥若不對症,就有可能加重病情。增強免疫力:要經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心情愉快時免疫力會增強。避免煙、酒、辛辣食品,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注意健康飲食。

2、充血的治療方法

根據病因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