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心肌炎的概述

1、定義

心肌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變。多種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學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損害的輕重程度差別很大,臨床表現各異,輕症患者無任何症狀,而重症患者可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可獲得痊愈,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之后發展為擴張型心肌病改變,可反復發生心力衰竭。

2、別稱

3、發病部位

心臟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青壯年

6、科室

心血管內科

心肌炎的典型症狀

1、心肌炎的典型症狀

早期症狀: 疲乏、發熱、胸悶、心悸、氣短、頭暈,惡心與嘔吐。

晚期症狀: 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心肌炎的分類

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六個類型:

2.1、無症狀型:感染后1-4周心電圖出現S-T改變,無症狀。

2.2、心律失常型:表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心室性期前收縮最多見。

2.3、心力衰竭型: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及體征。

2.4、心肌壞死型:臨床表現類似心肌梗塞。

2.5、心臟增大型:心臟擴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⑥猝死型:無先兆,突然死亡。

心肌炎的病因病機

1、感染性因素

病毒如柯薩奇病毒、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細菌如白喉桿菌、鏈球菌等;真菌;立克次體;螺旋體;原蟲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巨細胞性心肌炎

3、物理因素

如胸部放射性治療引起的心肌損傷。

4、化學因素

如多種藥物如一些抗菌素、腫瘤化療藥物等。

心肌炎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 相似之處為心臟擴大,反復出現心力衰竭,可見心源性休克。但本病多發生在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心內膜彈力纖維大量增生及心肌變性等病變累及整個心臟。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均顯示左室肥厚為主。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左心衰竭症狀,心臟肥大,心音減弱,無雜音或有輕度收縮期雜音。無病毒感染的病史或症狀,無病毒性心肌炎的實驗室檢查改變。

2、中毒性心肌炎 有嚴重感染或藥物中毒史。常并發于重症肺炎、傷寒、敗血症、白喉、猩紅熱等疾病,常隨原發病感染症狀好轉 而逐淅恢復。使用吐根堿、銻劑等可引起心肌炎,隨藥物的減量或停用而逐漸好轉或恢復。

3、風濕性心臟炎 有反復呼吸道感染史。風濕活動的症候如高熱,多發性游走性大關節炎,環形紅斑及皮下小結等。有瓣膜病變時出現二尖瓣區收縮期和/或舒張期雜音。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粘蛋白增高及抗溶血性鏈球菌“O”,鏈球菌激酶效價增高與咽拭子培養陽性等鏈球菌感染的證據。

4、克山病 相似點為心臟擴大、心律紊亂、出現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但克山病有地方性,發病常在某一流行地區,有多發季節(如東北冬春季,西南夏季為多)及年齡物點(如東北青年婦女,西南2-5歲患兒)。心電圖上以ST-T改變,右束支傳導阻 滯、低電壓者為多見;心律失常心律多變、快變,心率明顯增快或減慢為特點。X線檢查心臟擴大較顯著,搏動顯著減弱,控制心力衰竭后不能回縮至正常。急性期過后多數變為慢性。有時可因心臟中附壁血栓脫落而引起腦栓塞,發生抽搐或偏癱。

心肌炎的并發症

1、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心尖區出現收縮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風樣收縮期雜音,第一心音可不減弱,多發生在二尖瓣后乳頭肌,見于下壁心梗。

2、心臟破裂常在起病1周內出現,多為心室游離壁破裂,造成心包積血引起急性心包壓塞而猝死。室間隔穿孔,在胸骨左緣3~4肋間出現響亮的收縮期雜音,常伴有震顫,但有的為亞急性。

3、栓塞見于起病后1~2周,可引發腦、腎、脾、四肢等動脈栓塞。

4、心室壁瘤多見于左心室。左側心界擴大,心臟搏動廣泛,搏動減弱或反常搏動。ST段持續升高,X線和超聲可見左室局部心緣突出。

5、心肌梗死后綜合征表現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發熱,胸痛等症狀。可能為機體對壞死物質過敏。

心肌炎的防治方案

1、心肌炎的預防方法

1.1、預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十分重要,特別是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對于容易得感冒的朋友,在日常要注意營養,避免過勞,要有適當的運動鍛煉以增強體質。另外,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必須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在感冒流行期間應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預防心肌炎。

1.2、體育鍛煉。在恢復期時,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體力進行適當的鍛煉,如散步、保健操、氣功等,可早日康復及避免后遺症。心肌炎后遺症只要沒有嚴重心律失常,可參加一般性的體育鍛煉,如慢跑、跳舞、太極拳等,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夠有助于康復。

1.3、適當休息。如果是急性發作期,要臥床休息2-4周,急性期后仍應休息2至3個月。嚴重心肌炎伴心界擴大,就需要休息6-12個月,直到症狀消失,心界恢復正常。而心肌炎后遺症者,可盡量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長時間看書、工作、熬夜,預防心肌炎。

2、心肌炎的治療方法

2.1、臥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極為重要,可使發生炎性病變的心肌盡快修復,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一般的心肌炎患者需臥床休息至體溫下降后3~4周,有心力衰竭或心臟擴大者應休息0.5~1 年,或至心臟大小恢復正常,血沉正常之后。

2.2、防治誘因心肌炎最常見的誘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預防感冒,防止病毒侵犯機體。

因病毒感染往往與細菌感染同時存在或相繼發生,且細菌感染常可使病毒活躍,機體抵抗力降低,心臟損害加重,故而適當應用抗生素及時控制細菌感染十分必要。對于一些易感染的患者如扁桃體反復發炎者,必要時可進行扁桃體摘除術以去除誘因/或注射轉移因子、丙種球蛋白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復發。

2.3、促進心肌修復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氣及應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謝的藥物,以促進心肌的修復,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減少并發症的發生。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