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乙型腦炎補體結合試驗

溶血性乙型腦炎補體結合試驗的基本信息

1、定義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該病毒產生的血凝素能使雛雞、鴿、鵝和綿羊等紅細胞凝集。成熟的乙腦病毒有V1、V2和V3三個結構蛋白,用相應的單克隆抗體證明,V3有4個與免疫相關的抗原點,其一為中和抗體決定簇,另兩個為組和亞組特異性抗原決定簇,還有一個既有血凝也有中和抗原決定簇。此外,乙腦病毒還有型特異性的可溶性補體結合抗原。乙腦患者受上述病毒抗原的激發,病后血中可產生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和補體結合抗體,據此檢測患者上述三種抗體可作為該病的血清學診斷指標,通常用免疫測定或免疫熒光技術檢測特異性IgM抗體,具有早期診斷意義。

2、專科分類

傳染病檢查

3、檢查分類

腦脊液檢查

4、適用性別

男女均適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溶血性乙型腦炎補體結合試驗的正常值和臨床意義

1、正常值

<1∶16。

2、臨床意義

乙腦患者補體結合抗體一般出現較晚,據報道發病1-2w,該抗體陽性者僅12.8%,僅維持半年,凡受檢者該抗體陽性必然是新近感染,故單份恢復期血清大于或等于1∶16即有診斷意義。

一般雙份血清檢測所得抗體效價有4倍以上增長即有診斷價值。如雙份血清的抗體效價均為1∶8或更高,而恢復期血清并無4倍以上增長,則須分析是否急性期標本采取時間過晚,故需重行采集恢復期血復查,籍以判定抗體效價與本次感染的關系。如仍有疑問則需用中和試驗加以對比核實。

溶血性乙型腦炎補體結合試驗的檢查過程及注意事項

1、檢查過程

乙腦患者可產生特異性的補體結合抗體,故常規補體結合試驗也是診斷乙腦的血清學診斷指標之一。

試劑:

抗原制備方法同血凝素,并以健康鼠腦同法制備正常組織抗原。

鼠抗乙腦病毒血清,一般要求效價為l∶64或更高。

操作方法:

綿羊紅細胞懸液,溶血素和補體均應先行滴定,各配成最適工作濃度。

抗原滴定,用倍比稀釋的抗原和抗血清作方盤滴定,凡能與最高稀釋度血清結合而出現完全不溶血的最高稀釋度抗原量為1U,如1∶16為1U抗原,實驗用2U即1∶8稀釋抗原。

正式試驗:受檢血清經56℃30min滅活后,先作1∶4或1∶8稀釋,以免高濃度血清導致非特異性結合,繼作倍比稀釋,按補體結合試驗常規操作。凡不溶血的為陽性,溶血為陰性,對照管結果應符合要求。結果計算是以呈現陽性的受檢血清最高稀釋度為該受檢血清的補體結合抗體效價。

2、注意事項

乙腦中和抗體是證實乙腦感染的重要指標,但其檢測常用小鼠、地鼠腎以及雞胚細胞等進行,其原則是該抗體與病毒結合后,使病毒失去感染力,據此分別根據小鼠死亡率、地鼠腎細胞培養的病變以及雞胚單層細胞空斑減少,分別測出抗體效價,方法雖敏感,但操作麻煩,一般檢測難以完成,需送專業病毒研究所檢測。

溶血性乙型腦炎補體結合試驗的相關疾病和症狀

1、相關疾病

流行性乙型腦炎

2、相關症狀

高熱、意識障礙、驚厥

溶血性乙型腦炎補體結合試驗的不適宜人群和不良反應

1、不適宜人群

無檢查適應症者不宜做此項檢查。

2、不良反應

一般無并發症和危害。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