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一切女人都將面對中年階段性變化,與身體相比情緒更夸張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女性的衰老,往往比預想中來得更快。女性更年期,更是女性在衰老過程中一道極難應對的坎。

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女性不只會遭遇更年期綜合症,更有可能因為無可控制的情緒變化,患上更年期精神病。因此,當女性進入中年時期,不只要注意身體上的變化和衰減,更要注意自己在情緒上遇到的問題,切莫掉以輕心。

【女性更年期綜合症】

女性更年期綜合症是指女性在絕經前后,因性激素含量減少而致使的一系列精神以及身體狀態。比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生殖系統萎縮、腸胃功能減退等,有些人還可能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現一系列變化,比如容易焦慮、抑郁,并患有輕度認知障礙或睡眠障礙等等。

女性更年期綜合症常見于46~55歲的女性,近年來,該症呈現出發病年齡提前、發病率緩慢上升的趨勢。且一般在絕經過渡期或月經紊亂時,這些症狀就會開場出現。諸多症狀可持續至絕經后2-3年,僅少數人是在絕經5-10年后症狀才有所減輕或最終消失。

在西方醫學看來,引起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的源頭和病因是卵巢功能衰退,以及雌激素分泌含量降低。

因此,西醫建議適當補充雌性激素,就可以緩解由于雌激素含量低下所帶來的各種代謝紊亂,從而改善絕經期女性的症狀。

而中醫則認為,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的發病機制有以下幾種。

第一、 女性 “七七四十九”時,腎氣逐漸衰退,天癸枯竭,體內沖、任二脈虛衰,從而精血不夠,致使陰陽失衡。

第二、 由于腎精不夠,會引起肝失所養,肝郁氣滯;所以,更年期女性更易發怒、抑郁,煩躁。

第三、 腎陰虧損,陽氣無法潛藏,臟腑內氣血也不相協調,因此更年期女性常常出現憂慮、悶悶不樂、欲哭寡言等症狀,同時伴隨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明顯的特征。

并且,更年期女性在夜間容易多夢,睡眠不好,進而極易煩躁,性情也變得多疑多慮,甚至出現喜怒無常等症狀。

其中,中醫多數認為“肝腎陰虛、肝郁氣滯”是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的主流致病機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輕度抑郁、焦慮或認知障礙。

所以,當女性進入更年期時,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自身身心健康狀況。

不只要保持規律作息和有效睡眠,更要注意自己在精神上心理上的變化。定期紓解心結,多培養興趣愛好以舒緩自己的精神狀態。否則,很容易得上更年期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是一組在更年期(女性45~55歲)才首次發病,以情感憂郁、焦慮或幻覺妄想為主流症狀,并伴有植物神經與內分泌功能障礙的精神疾病。

而經研究發現,無論是更年期認知障礙,還是更年期偏執狀態,其發病都較為緩慢,而且病程較長。

其主流特征表現為陣發性潮熱、盜汗、焦慮、煩躁、憂郁、恐懼、易怒或神經衰弱綜合症;而且經常會伴有肢體麻木、浮腫、乳房脹、腰酸、腹痛等不適感。因此,進入更年期的婦女要充分認識這些心理和身體上的變化規律,提前做好自我調節。

更年期女性身心保健不只是女性自己的任務,更是整個家庭的任務。

家庭成員應該對更年期女性出現症狀時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通過聊天、開解、散心等方式,幫助她們無意識地控制自我情緒,消除認知誤解,并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有效減輕更年期女性受到任何不良刺激。

對于患有更年期綜合症的患者來說,自己首先要理解,更年期是人生中一個非常正常的生理變化過程,身體和心理出現某些症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自己不必過分焦慮。

而在此認知基礎上,女性自身要學會解除思想負擔,努力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

平時除了工作之外,要多出席一些娛樂活動,多結交朋友,多增加生活樂趣,以防止心理上陷入郁結難解、狂躁不安的狀況。

當這些症狀完全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疏導或減輕時,就一定要及時就醫,對自己的心理和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讓專業醫生從專業角度展開治療,并對心理進行疏導。

- The End -作者 | 湯靡達編輯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視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1]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2] Firestone, T. (2018). Daring to Love: Move Beyond Fear of Intimacy, Embrace Vulnerability, and Create Lasting Connectio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心理學:一切女人都將面對中年階段性變化,與身體相比情緒更夸張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