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椎動脈供血不足怎么治疔

髙椎動脈供血不足怎么治疔

1、髙椎動脈供血不足具體治疔措施

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滯性: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林75~150mg/日,或抵可力得250mg/日。

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

急性發作期,選用血塞通O.4g 5%葡萄糖或0.9%生理鹽水250ml 靜滴 1次/日。

也可選用維腦路通、葛根素、燈盞花素等靜滴。

西比靈5mg 1次/日 口服;樂脈顆粒口服治療等 。

改善腦細胞代謝:腦復康 8g 5%葡萄糖250ml 靜滴 ,1/日 10次一療程。

眩暈明顯可加用培他啶: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內耳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對眩暈有較好療效。4-8毫克,1日3次口服 ;眩暈停:能增加椎基動脈血流量,調節前庭系統,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眩暈;25毫克 1日3次。

2、髙椎動脈供血不足應針對病因治療

針對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療措施。動脈粥樣硬化可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劑,血管擴容劑,腦血管擴張劑及白蛋白光量子療法等。

3、髙椎動脈供血不足怎么診斷

本病臨床症狀多樣復雜,有時診斷較困難,應仔細詢問病史、症狀,并進行心血管功能、神經系統、耳科學、聽力學、前庭功能等全面檢查,此外還應進行頸椎影像學檢查,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頭顱CT或MRI等檢查,椎動脈造影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了解腦干或后顱窩有無其他病變。頸椎CT檢查較普通平片更清晰,可發現頸椎骨質增生、韌帶鈣化、椎間隙變窄、頸椎間盤脫出及椎骨畸形等改變,CT或MRI在顯示橫突孔狹窄與椎動脈受壓方面有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作用,可酌情選用,對鑒別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有較高價值。

髙椎動脈供血不足的病因

椎動脈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小腦及腦干依靠椎基底動脈的供血,所以當椎基動脈發生病變,腦部就會出現血流不暢,供血不足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椎動脈供血不足可能與頸椎病導致血管受壓迫,或是高血脂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有關。

頸椎骨質病變椎動脈粥樣硬化解剖異常發生病變時,腦部血流不暢,供血不足,常出現眩暈等症狀。惡心嘔吐,步行不穩,肢體震顫,或視力模糊,或眼睛顫動,語言不利。舌暗淡,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搏沉弦,或弦滑無力。

老年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腦干或小腦梗死:如小腦后下動脈血栓形成(延髓背外側綜合征),臨床突發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吞咽困難、病灶側軟腭及聲帶麻痹、共濟失調、同側面部及對側半身痛、溫覺障礙、Horner征陽性,持續時間長,CT或MRI檢查對確診有重要價值。

腦橋小腦角腫瘤:以聽神經瘤、腦膜瘤、三叉神經纖維瘤為多見,經CT或MRI檢查可明確診斷。

前庭神經元炎:急性發作眩暈,呈中度至重度,可有水平性眼球震顫,無耳聾、耳鳴及神經系統定位體征,前庭功能冷熱試驗兩側減弱,病程較長,可持續4——6周。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眩暈發作與位置密切相關,當某一特殊頭位時,突發中度眩暈,惡心、嘔吐較少見;水平性或旋轉性眼球震顫,持續10——20s.反復試驗可逐漸適應不再出現眩暈與眼震,聽力和前庭功能測定正常,無神經系統定位體征。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