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炎好治嗎

大動脈炎好治嗎

1、大動脈炎好治嗎

一般在病變穩定后采取手術治療,包括體溫、血沉、白細胞計數、免疫球蛋白G均正常。手術原則是在臟器功能尚未喪失時進行動脈重建。

對于頭臂型可行胸外途徑或胸內途徑人工血管重建術、內膜血栓摘除術等。

胸或腹主動脈嚴重狹窄者,可行人工血管重建術。

腎動脈狹窄者,可行腎臟自身移植術或血管重建術,患側腎臟明顯萎縮者可行腎切除術。

冠狀動脈狹窄可行冠狀動脈搭橋術或支架置入術。

2、護理措施有哪些

根據病情,定時做各項檢查,精心觀察,分析病情的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活動期、有腦部缺血症狀及嚴重高血壓者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飲食應富于營養、易消化、無刺激性,同時積極鼓勵戒煙。

對長期服用激素者應注意觀察有無繼發感染、水鈉潴留、糖尿病、骨質疏松、低鉀血症、壓瘡、股骨頭壞死等,還注意有無腹痛、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狀。囑患者按醫囑服藥,避免突然減藥或停藥致病情反復。

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對發熱患者可每天測4次體溫,必要時給予物理降溫。肢體麻木、疼痛者,給予適當的按摩或相應的對症治療。每天測血壓,比較患肢與健肢血壓差異及脈搏搏動情況。注意患肢血液循環變化狀況及有無疼痛、寒冷及感覺異常等。有明顯腦供血不足和嚴重高血壓者應臥床休息,設專人護理,密切觀察病情,防止發生意外,防止發生壓瘡或感染。

3、大動脈炎有何發病機制

自身免疫學說。目前一般認為本病可能由于鏈球菌、結核菌、病毒或立克次體等感染后體內免疫過程所致。其表現特點:①血清蛋白電泳常見有7種球蛋白、a1及2球蛋白增高;③C反應蛋白,抗鏈O及抗黏多糖酶異常;④膠原病與本病合并存在;⑤主動脈弓綜合征與風濕性類風濕性主動脈炎相類似;⑥激素治療有明顯療效。

治療動脈炎的方法

1、約20%是自限性的,在發現時疾病已穩定,對這類病人如無合并症可隨訪觀察。對發病早期有上呼吸道、肺部或其他臟器感染因素存在,應有效地控制感染,對防止病情的發展可能有一定的意義。高度懷疑有結核菌感染者,應同時抗結核治療。

2、腎上腺皮質激素。激素對本病活動仍是主要的治療藥物,及時用藥可有效改善症狀,緩解病情。

3、擴血管抗凝改善血循環 使用擴血管、抗凝藥物支持治療,能部分改善因血管狹窄較明顯病人的一些臨床症狀,如:地巴唑20mg,每日3次;妥拉唑林25mg~50mg、阿司匹林75mg~100mg,每日1次,雙嘧達莫(潘生丁)25mg,每日3次等。對血壓高的病人應積極控制血壓。

4、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 為大動脈炎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目前已應用治療腎動脈狹窄及腹主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等,獲得較好的療效。

多發性大動脈炎分型及症狀

1、胸腹主動脈型

下肢麻木、疼痛、發涼感覺,易疲勞,間歇性跛行,上肢血壓持續增高者可有高血壓的各種症狀,下肢動脈一側或兩側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測不出或明顯降低,上肢血壓增高,腹部或腎區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出現急性左心衰竭的體征。

2、腎動脈型

持續、嚴重或頑固的高血壓,以及由高血壓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四肢血壓均明顯增高。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體征,上腹部或腎區可聽到收縮期雜音。

3、頭臂動脈型

上肢易疲勞、疼痛、發麻或發涼感覺,咀嚼時面部肌肉疼痛,情緒易激動,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易暈厥、視力減退和一過性眼前發黑。單側或雙側橈、肱、腋、頸或顳等動脈的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下肢動脈搏動正常,上肢血壓測不出或明顯減低,或兩臂收縮壓相差>2.67kPa(20mmHg),下肢血壓正常或增高。狹窄的血管部位可聽到持續性或收縮期雜音。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