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顱內動脈瘤

什么是顱內動脈瘤

1、什么是顱內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多因腦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的基礎上引起。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血管炎與動脈瘤的發生與發展有關。腦動脈瘤多見于腦底動脈分叉之處。按其發病部位,4/5位于腦底動脈環前半,以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前交通動脈者多見;腦底動脈環后半者約占1/5,發生于椎基底動脈、大腦后動脈及其分支。

2、顱內動脈瘤是怎樣引起的

2.1、先天性因素(35%):

腦動脈管壁的厚度為身體其他部位同管徑動脈的2/3,周圍缺乏組織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動脈分叉部,管壁中層缺少彈力纖維,平滑肌較少,由于血流動力學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沖擊,這與臨床發現分叉部動脈瘤最多,向血流沖擊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層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殘留,先天動脈發育異常或缺陷(如內彈力板及中層發育不良)都是動脈瘤形成的重要因素。

2.2、動脈硬化(27%):

動脈壁發生粥樣硬化使彈力纖維斷裂及消失,削弱了動脈壁而不能承受巨大壓力,硬化造成動脈營養血管閉塞,使血管壁變性,40~60歲是動脈硬化發展的明顯階段,同時也是動脈瘤的好發年齡,這足以說明二者的相互關系,尤其是梭形動脈瘤多與動脈硬化有關,也可由于先天性動脈發育不良,晚近發現垂體腺瘤病人較其他腫瘤易于并發顱內動脈瘤,但是否因長期高水平的生長激素誘發動脈硬化所致尚無定論。

2.3、感染(15%):

身體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經血液播散停留在腦動脈的周末支,少數栓子停留在動脈分叉部,顱底骨質感染,顱內膿腫,腦膜炎等也會由外方侵蝕動脈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動脈瘤,感染性動脈瘤的外形多不規則。

3、顱內動脈瘤有什么症狀

40%~60%的動脈瘤在破裂之前有頭痛、眩暈、黑蒙、感覺和運動異常等先兆症狀,然而這些症狀因缺乏特異性,往往并不能引起患者充分重視。在各種先兆症狀中,以動眼神經麻痹最有定側和定位意義,常為同側后交通動脈瘤破裂的先兆。

80%~90%的動脈瘤患者是因為破裂出血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才就診。部分患者在動脈瘤破裂前常有明顯誘因,如重體力勞動、咳嗽、用力大便、奔跑、飲酒、情緒激動、憂慮、性生活等。部分病人可以無明顯誘因,甚至在睡眠中發病。

多數患者動脈瘤突然破裂后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可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大汗淋漓、體溫升高、頸項強直、意識障礙和癲癇發作等表現。

不同部位動脈瘤破裂出血可引起各種不同症狀。動眼神經麻痹最常見多見于頸內-后交通動脈瘤或大腦后動脈瘤,表現為單側上瞼下垂、瞳孔散大、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消失、眼球活動受限。大腦中動脈瘤可出現偏癱、失語。前交通動脈瘤可出現精神症狀、高熱和尿崩。后循環動脈瘤可引起兩眼向同側凝視和交叉性偏癱。海綿竇段和床突上段動脈瘤可出現視野障礙和三叉神經痛。

顱內動脈瘤如何治療

1、顱內動脈瘤非手術治療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動脈痙攣等,適用于下述情況:病人病情不適合手術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開顱;診斷不明確需進一步檢查;病人拒絕手術或手術失敗;作為手術前后的輔助治療手段。

防止再出血包括絕對臥床休息,鎮痛,抗癲癇,安定劑,導瀉藥物使患者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抗纖維蛋白溶解劑(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

2、手術治療

顱內動脈瘤病人發生了蛛網膜下腔出血應早期手術(夾閉瘤蒂或栓塞動脈瘤),術中采取保護腦的措施(甘露醇,巴比妥類藥,異氟烷),術后擴容治療,目前對于腦前半循環動脈瘤及后半循環的動脈瘤,椎基底動脈連接部動脈瘤,小腦前下動脈及小腦后下動脈動脈瘤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手術,而對基底動脈及大腦后動脈第一部分的動脈瘤多等待其神經症狀改善及穩定后再手術。

顱內動脈瘤如何護理

對神志清醒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及手術中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項,消除其恐懼心理,對有意識障礙者,術前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使他們了解手術的目的和意義,了解術前準備的內容,以達到配合好手術的目的。

保持患者絕對臥床,避免一切外來的刺激,防止因躁動不安而使血壓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可能。隨時觀察生命體征及意識變化,及早發現出血情況。

給予合理飲食,勿食用易導致便秘的食物,必要時給予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保持室內通風適宜,防止因著涼而引起患者用力打噴嚏或咳嗽,以免增加腹壓及反射性的增加顱內壓而引起顱內動脈瘤破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