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

黃疸的概述

1、定義

黃疸是常見症狀與體征,其發生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于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漬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也稱為顯性黃疸。

2、別稱

黃病、顯性黃疸。

3、發病部位

全身。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無人群限制。

6、科室

內科。

黃疸的典型症狀

1、黃疸的典型症狀

1.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1.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1.3、消化道症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狀。

1.4、膽鹽血症的表現,主要症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泄、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患者可以表現出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膩、疲乏無力、尿黃如茶、肝區疼痛、發熱、少數重型肝炎病例可見腹脹、少尿、出血傾向等症狀。

2、黃疸的分類

黃疸按原因可分為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按發病機制可分為膽紅素產生過多性、滯留性及反流性黃疸;按病變部位可分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黃疸;按治療觀點又可分為內科性和外科性黃疸。較為合理的是按血中升高的膽紅素的類型分為高未結合膽紅素性黃疸及高結合膽紅素性黃疸兩大類,然后再按病因、發病機制等細分。

黃疸的病因病機

當血液中的紅血球死亡,紅血球中血紅蛋白(Hemoglobin)的血紅素(Heme)會于肝臟的庫弗氏細胞(Kupffer cells)及脾臟被轉化為膽紅素。膽紅素經肝臟處理后,隨膽汁分泌至十二指腸,最后透過消化系統,與糞便一同排出體外。

黃疸症可根據上述的血紅素代謝過程分為三類:

肝前性黃疸/溶血性黃疸:當大量紅血球被分解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由于紅細胞破壞增加,膽紅素生成過多而引起的溶血性黃疸。

肝源性黃疸:當肝臟無法正常處理膽紅素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肝細胞病變以致膽紅素代謝失常而引起的肝細胞性黃疸。

肝后性黃疸:當肝臟無法正常排除膽紅素時出現的黃疸病症。肝內或肝外膽管系統發生機械性梗阻,影響膽紅素的排泄,導致梗阻性(阻塞性)黃疸。

此外,還有肝細胞有某些先天性缺陷,不能完成膽紅素的正常代謝而發生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黃疸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血清酶學檢查血甭酶活力(簡稱血酶)測定對黃疸的病因診斷可有一定幫助。臨床上常用的血酶有兩大類:①反映肝細胞損害的酶類,主要丙氨酸氨基移換酶(ALT),及門冬近酸氨基移換酶(AST),其他還有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醛縮酶(ALD)、精近酸酶(ARG)和鳥氨酸氨甲基移換酶(ChE),在肝炎時,血內含量下降,②反映膽道病變的酶類,如堿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轉肽酶(GGT)、亮氨酸肽酶(LAP)和5核苷酸酶(5-NT)等酶。黃疸酸氨肽譜(enzymogram)檢查,即一次微量測定一系列酶,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如一次測定ALT、AST、OCT、ALP、GGT和5NT6種酶。如前3種酶上升則為肝細胞性黃疸,而后3種增加的則為梗阻性黃疸。但血酶檢查無助于鑒別肝內膽瘀和肝外梗阻性黃疸。

2、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維生素K在肝細胞內能促使凝血酶原形成。肝細胞性黃疸時,凝血酶原的形成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維生素K系脂溶性,在腸內經膽鹽作用始成為水溶性而被吸收,因此,梗阻性黃疸時凝血酶原時間也可延長。

3、染料排泄功能試驗靛青綠(ICG)排泄試驗ICG入血流后,迅速與白蛋白結合而被肝細胞攝取,在肝內經代謝后直接由膽道排入腸道,故能正確反映肝細胞排泄功能。正常人按0、5mg/kg體重的ICG量作靜脈注射,15分鐘后靜脈內滯留量為0~10%。

黃疸的并發症

發熱、腹痛、消化不良、肝腫大、脾腫大、膽囊腫大、腹水、貧血、皮膚出血。

黃疸的防治方案

1、黃疸的預防方法

胎黃常因母親受到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所以妊娠期間,孕母要注意飲食,不吃生冷的東西,并忌酒和辛辣食物,以防損傷脾胃;婦女如果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情況。

2、黃疸的治療方法

黃疸的治療關鍵是病因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