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

息肉的概述

1、定義

息肉(polyp),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錯構瘤、腺瘤及其他腫瘤等。息肉屬于良性腫瘤的一種,臨床表現多見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腸道息肉綜合征,這些病變雖屬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惡變傾向。那些生長在皮下的囊腫、脂肪組織中的脂肪瘤、肌肉內的肌瘤等,也可引起體表的隆起,但不屬息肉范疇。 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腸腔內的稱為“腸息肉”,以此類推。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多發性息肉"。

2、症狀部位

人體黏膜表面。

3、症狀科室

腫瘤科。

4、常見病因

尚不明確,可能與慢性刺激與遺傳因素有關。

息肉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息肉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比如長期炎症會容易導致宮頸息肉。

胃息肉一般多發生于胃竇,少數也可見于胃體上部,賁門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約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樣物,并非真正的腫瘤,息肉較小,一般直徑小于1、5cm,呈圓形或橄欖形,有蒂或無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爛,組織學上可見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層腺體,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見,固有層見炎性細胞浸潤,部分息肉伴有腸化生,少數增生性息肉可發生異型增生或腺瘤性變而產生惡變,但其癌變率一般不超過1%~2%。

2、腺瘤性息肉:系來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腫瘤,約占胃息肉的10%~25%,一般體積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數無蒂,表面光滑,少數呈扁平狀,條狀或分葉狀,組織學上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體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見,可分為管狀,絨毛狀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顯腸化生和異型增生,息肉間質為疏松結締組織,有少量淋巴細胞浸潤,黏膜肌層無明顯增生,肌纖維無分散現象,本型息肉癌變率高,可達30%~58、3%,尤其瘤體直徑大于2cm,絨毛狀腺瘤,異型增生Ⅲ度者惡變率更高。

息肉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息肉的檢查方法

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且一般症狀不明顯,如果在某個器官臟器的息肉應該首選內窺鏡檢查,如腸鏡、宮腔鏡等,其次可選擇彩超、CT等。

息肉切除術后的隨訪復查,一般認為,單個腺瘤性息肉切除,術后第一年隨訪復查一次,如檢查陰性者則每3年隨訪復查一次。多個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則3~6個月隨訪復查一次,陰性則為1年隨訪復查一次,連續兩次陰性者則改為3年隨訪復查一次,隨訪隨訪復查時間不少于15年。

2、息肉的診斷鑒別方法

病變的數目

膽囊息肉,尤其是膽固醇息肉,大部分為多發。膽囊腺瘤多為單發,少數為多發。腺瘤惡變雖然時有報道,但是尚未見到在同一膽囊內有多發腺瘤內癌的報道。因此認為,多發病變為良性可能性大,大于10mm的單發病變應疑為惡性。

病變的形態

不少資料表明,有蒂腺瘤明顯多見,但是腺瘤有蒂或無蒂與其惡變之間尚無明確的規律,尚需要大樣本的統計分析,才能獲得肯定的結論。

病變發生的部位

顆粒細胞瘤常發生在膽囊的頸管部,局限性腺肌瘤樣增生多見于膽囊底部,其他的膽囊良性病變可發生在膽囊的任何部位。

綜上可見,術前的影像學表現缺少特異性,病變的大小僅僅是鑒別診斷的初步標準。對于B超診斷有困難的病例,可進一步進行EUS或選擇性膽囊動脈造影,有益于鑒別診斷。最終診斷仍然要依靠病理組織學檢查。

在臨床工作中,還要與上腹部的其他病變,包括十二指腸潰瘍、肝外膽道結石、慢性胰腺炎和肝炎等相鑒別。否則,手術治療后仍會殘留症狀。

息肉的危害

"息肉",就是人體某個正常結構上贅生的一塊"肉"。上到鼻腔、聲帶,下至直腸、宮頸,均可有息肉出現,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很難被發現。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種贅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錯構瘤、腺瘤及其他腫瘤等.息肉臨床表現多見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腸道息肉綜合征,這些病變雖屬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惡變傾向。

息肉的防治方法

1、息肉的預防方法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腸息肉。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細胞增生,突變疾病遠離自己。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

2、息肉的治療方法

對于息肉進行內鏡(胃鏡、腸鏡)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變十分有效的措施。目前鏡下治療息肉的方法有:高頻電凝電切、高頻電灼、激光治療、微波治療、注射摘除、冷凍療法等。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