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內科

感染內科的概述

1、定義

感染科(傳染科)是醫院收治各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科室。診治范圍包括各種類型肝炎,出血熱,感染性腹瀉,流行性乙型腦炎,不明原因發熱、黃疸、轉氨酶增高及其它感染性疾病。傳染病病原體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蟲。包括病毒、立克茨體、細菌、真菌、螺旋體、原蟲等。病原體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傳染給他人。其傳染強度與病原體種類、數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狀態等有關。

2、屬性

科室。

3、全稱

感染性疾病科。

4、研究方向

治各類傳染性疾病。

5、治療方法

抗生素治療。

感染內科的歷史發展

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與感染病斗爭的歷史。由于新發感染病不斷出現,部分感染病“死灰復燃”,目前,我國甚至全球的感染病形勢仍十分嚴峻。我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中,有2項與醫學相關,其一便是感染病相關重大專項,感染病學及感染病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世紀80年代,戴自英教授提出,“infectious diseases”應譯成“感染病”,自此,我國的感染病學一路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與以往相比,現代感染病具有以下特點:首先,部分經典的傳染病(如天花、人間鼠疫、新生兒破傷風等)已基本消滅或逐漸被控制;其次,新發[如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H7N9禽流感等]與再現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結核等)出現;再次,細菌耐藥、院內感染成為主要的感染問題;最后,隨著抗生素等藥物的廣泛應用,微生態失衡成為感染重症化的重要因素。應對現代感染病,加強感染科建設勢在必行。

感染內科看什么疾病

診治范圍包括各種類型肝炎,出血熱,感染性腹瀉,流行性乙型腦炎,不明原因發熱、黃疸、轉氨酶增高及其它感染性疾病。

感染內科檢查

1、感染內科檢查項目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及其他可采集到的體液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分枝桿菌的分離培養,全部血球計數和抗體滴定(如傷寒,布氏菌病和某些病毒病)。對某些疾病(如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可能需要多次采血,如一天2~3次,進行分離培養;對原蟲病(如瘧疾)的確診需進行血液的直接檢查,抗體滴度的升高可診斷很多傳染病,但血清標本采集的間隔應有規律。近年建立的新的,更特異的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如PCR)可能也有助于診斷。此外,厭氧菌感染已日益受到關注,由于其要求厭氧或低氧的培養環境方可發現,特別是專性厭氧菌(如破傷風桿菌)和微需氧菌(如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感染,已越來越被提高重視程度。

非損傷性措施(特別是超聲圖,CT和MRI)減少了損傷性處理的必要。超聲圖可顯示心臟的贅生物及胰,肝,腎,膀胱的異常;CT可顯示腹腔腫瘤,腹膜后,胸骨后和腸系膜淋巴結異常,也可檢查出脾,肝,腎,腎上腺,胰,心,中膈和盆腔的缺陷;放射性核素掃描,特別是用111銦標記粒細胞,可以幫助定位感染和觀察感染過程。在檢測大多不明原因發熱,包括神經系統,MRI更優于CT.

損傷性診斷措施也是需要的,如肝,骨髓或其他相關部位:皮膚,胸膜,淋巴結,腸,肌肉活檢。活檢標本應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和細菌,真菌,病毒和分枝桿菌分離培養。在90%病例,不明原因發熱診斷方法各不相同。

2、感染內科檢查注意事項

血液常規檢查:

2.1、禁食。在抽血前一天最好不要吃高蛋白和太油膩的食物,不要飲酒,因為這些食物和酒精會直接影響血液成分含量比例,進而影響到檢查結果。

2.2、空腹。因為人在吃東西后會使血液中物質含量有所變化,所以在飽腹抽血后很難得到穩定的化驗值。專家要求體檢者在頭天晚上進食后到次日上午,空腹時間要求超過10小時,這時人體血液內各種化學物質就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人們在進食后血糖會上升,約2小時后逐漸恢復正常。因此,血糖檢查需要空腹進行。血脂分析也是如此,由于進食后可出現乳糜微粒血症,嚴重影響測定結果,故要求禁食12小時以上抽血。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