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概述

1、定義

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多見于成人和新生兒,好發于頭面、軀干等皮脂腺豐富區。

2、別稱

脂溢性濕疹

3、發病部位

頭面、軀干富皮脂腺區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成人、新生兒

6、科室

皮膚科

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症狀

1、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症狀

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后、上胸、肩胛間區、臍周、外陰和腹股溝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后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發生在軀干部的皮損常呈環狀。皮損多從頭皮開始,逐漸往下蔓延,嚴重者可泛發全身,發展為紅皮病。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出生后2~10周,頭皮覆蓋油膩的黃褐色鱗屑痂,基底潮紅。眉弓、鼻唇溝和耳后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現為油膩性細小的鱗屑性紅色斑片。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愈。對于持久不愈者,應考慮特應性皮炎的可能性。

2、脂溢性皮炎的分類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可能與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經遞質異常、物理氣候因素、營養缺乏以及藥物等的作用有關。近年來,卵圓形糠秕孢子菌與脂溢性皮炎的關系得到了重視,認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發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B族維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也可能有一定影響。泛發而頑固的脂溢性皮炎可以是HIV感染重要的皮膚症狀。

脂溢性皮炎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脂溢性皮炎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症狀嚴重者表面有糜爛、似濕疹樣,但有油膩性痂。

2、脂溢性皮炎的皮疹好發于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后、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

3、脂溢性皮炎的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常見于青年人和嬰兒。

4、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生后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溢出性紅色斑片,上面覆有黃痂。

5、脂溢性皮炎臨床上需與頭皮銀屑病、濕疹、頭癬、玫瑰糠疹、體癬和紅斑性天皰瘡相鑒別。

脂溢性皮炎的并發症

本病症狀時輕時重, 嚴重者可繼發毛囊炎及淋巴炎。持久性搔抓摩擦脛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質沉積于真皮,進而分別發展為斑狀和苔蘚性淀粉樣病。

脂溢性皮炎的防治方案

1、脂溢性皮炎的預防方法

注意飲食,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類、脂肪類食物過多有關,因此,患者應禁止飲酒,少食辛辣、魚蝦海鮮、牛羊肉、狗驢肉等刺激性及油膩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每晚用溫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臉,清除面部油膩,清潔皮膚。

2、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法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可以采取外用的方法,也可采取內外結合的方法:藥物治療、支持治療。

常用藥品:維生素B2片、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劑。

原則:限制多糖、多脂飲食、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生活起居規律。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