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

褥瘡的概述

1、定義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皮膚壓瘡在康復治療、護理中是一個普通性的問題。據有關文獻報道,每年約有6萬人死于壓瘡合并征。

2、別稱

壓瘡,壓力性潰瘍

3、發病部位

皮膚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所有人

6、科室

外科

褥瘡的典型症狀

1、褥瘡的典型症狀

臨床表現95%以上的褥瘡發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潰瘍發生于髖及臀部周圍,29%發生于下肢。比較典型的褥瘡發生部位為骶骨、股骨大轉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經常不變換體位時產生褥瘡最危險的部位。

多發生于骨骼突起受壓部位,根據其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度:一度:局部僅表現為紅斑水腫,或蒼白色、青灰色,境界清楚。有麻木感或觸痛。若及時處理,可于數天內好轉。二度:皮膚顏色為深紫色或紫黑色,可出現水皰,皰壁破裂后形成淺表糜爛面。三度:潰瘍形成,淺者達皮下組織,深者可達骨組織,繼發感染后膿液多,且有臭味。

褥瘡的臨床表現可視為皮膚一系列的活動。顏色深度變化范圍由紅轉白,無組織損失,深度破壞延伸到肌肉、關節囊及骨骼。

皮膚的早期改變,白紅斑的特征是紅斑變化強烈,從粉紅色變為亮紅色。

色斑體現出血管狀態變化的嚴重性,色越重,皮膚的變化更劇烈,可由黑紅色變化為青紫色。

色斑部位組織中的進一步惡化反應是壓縮性皮炎。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現水皰。可出現大水皰、結痂、鱗屑。經過適當治療。2~4周可能愈合,無持久性的病理改變。如缺乏認識以及處理壓迫性皮炎不及時,而導致真正的褥瘡形成。

2、褥瘡的分類

無相關資料。

褥瘡的病因病機

褥瘡可以劃分為骨骼隆突與長期硬面之間壓迫軟組織時漸漸產生局部性區域內的細胞壞死。褥瘡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可分為外源性原發性、內源性及繼發性等類型。外源性因素產生于軟組織之上的機械應力包括壓迫、剪切力及磨擦力;內源因素決定于軟組織衰竭的敏感性,包括營養不良貧血、失禁及感染等。在這些病理因素中多數支持褥瘡的主要因素是長期壓迫不活動。

褥瘡由久病氣血虧損,氣不能運血以營養肌膚,加之局部受壓摩擦染毒而成。

褥瘡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一般來說,創面周圍伴有紅、腫、熱、痛局部炎症,如果還有化膿、惡臭症狀者即可認定為局部感染征兆,伴發熱則說明具有全身反應。

1、多見于截癱、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積燒傷及深度昏迷等長期臥床患者。

2、多發于骶骨、坐骨結節等骨隆突處。

3、在持續受壓部位出現紅斑、水皰、潰瘍三步曲病理改變。

褥瘡的并發症

向深部發展可累及骨膜甚至骨質,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骨髓炎。嚴重時可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褥瘡重者轉變成皮膚癌,危及生命。

褥瘡的防治方案

1、褥瘡的預防方法

保持皮膚清潔干凈、出汗者及時擦干,更換衣褲和床單;滲出液多,及時更換敷料;大小便失禁及時用溫水擦洗局部,并可在皮膚局部涂石蠟油,以保護皮膚免受刺激。更換床單、尿墊。對癱瘓的肢體部位禁忌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不可讓病人直接臥于橡膠單(或塑料布)上,不使用脫瓷的便器,并注意正確的方法,避免皮膚直接接觸便器。保持床單、被褥清潔、干燥、平整。定期掃床,更換床單、枕套,及時更換污濕的單被。

2、褥瘡的治療方法

壓瘡早期皮膚發紅,采取翻身、減壓等措施后可好轉。當皮膚出現淺表潰爛、潰瘍、滲出液多時就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物理療法、中藥外用療法、外科手術。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