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

小兒麻痹症的概述

1、定義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急性傳染病,脊髓灰質炎病毒為嗜神經病毒,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細胞,以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損害為主。患者多為1~6歲兒童,主要症狀是發熱,全身不適,嚴重時肢體疼痛,發生分布不規則和輕重不等的弛緩性癱瘓,俗稱小兒麻痹症。脊髓灰質炎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包括程度很輕的非特異性病變,無菌性腦膜炎(非癱瘓性脊髓灰質炎)和各種肌群的弛緩性無力(癱瘓性脊髓灰質炎)。脊髓灰質炎患者,由于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受損,與之有關的肌肉失去了神經的調節作用而發生萎縮,同時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縮,使整個機體變細。

2、別稱

脊髓灰質炎

3、發病部位

全身

4、傳染性

有傳染性

5、高發人群

1~6歲兒童

6、科室

感染科、兒科

小兒麻痹症的典型症狀

1、小兒麻痹症的典型症狀

小兒或青年發熱,出現不對稱的弛緩性肢體癱瘓或延髓麻痹而無感覺障礙者,經常幾乎都是脊髓灰質炎,不過也可能由柯薩奇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的。脊髓損害以腰段頸椎為主。腦干或大腦也可被侵襲。神經原受毀壞,癱瘓不能恢復;如充血水腫擠壓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復。癱瘓特點是弛緩性、雙側不對稱,不按周圍神經干支配區分布,不伴感覺障礙非均衡性。起病可緩可急,主要表現為發熱,一般在38℃~39℃之間,伴多汗,并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現象,經過2~3天體溫可恢復正常。1~6天后,再次發熱,與第一次發熱形成兩次發熱高峰,即“雙相熱型”。這是脊髓灰質炎發熱的特殊熱型,憑此可與感冒相鑒別。隨后,逐漸出現肌肉疼痛、知覺過敏、項背強直,以至出現肢體癱瘓等典型症狀。

2、小兒麻痹症的分類

臨床表型差異很大,有兩種基本類型:輕型(頓挫型)和重型(癱瘓型或非癱瘓型)。

小兒麻痹症的病因病機

1、易感人群

1~5歲小兒發病者最多,4個月以下嬰兒很少得病,近年來小兒普遍服用疫苗,機體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現特異性IgM,2周后出現IgG和IgA。保護性中和抗體,可維持終身。病后對同型病毒有持久免疫力,二次發病者罕見。

2、傳染源

人類是脊髓灰質炎唯一的傳染源,患者自潛伏期末可以從鼻咽分泌物中排毒,糞便的排毒期自發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數可達4月。無症狀帶病毒者是最重要的傳染源。

3、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而日常生活接觸是主要傳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傳播本病。少數情況下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4、流行特點

遍及全世界,多見于溫帶。散發式流行,夏秋季發病率最高,熱帶和亞熱帶和發病率在各季節無顯著差別。過去流行以Ⅰ型病毒為主,Ⅲ型最少。大規模服用疫苗后,Ⅰ型病毒減少,ⅡⅢ型相對增多。

小兒麻痹症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腦積液:大多于癱瘓前出現異常。外觀微濁,壓力稍增,細胞數稍增(25~500/mm3),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多,后則以單核為主,熱退后迅速降至正常,糖可略增,氯化物大多正常,蛋白質稍增加,且持續較久,少數患者脊髓液可始終正常。

2、周圍血象:白細胞多數正常,在早期及繼發感染時可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急性期血沉增快。

3、病毒分離或抗原檢測:起病1周內,可從鼻咽部及糞便中分離出病毒,糞便可持繼陽性2~3周,早期從血液或腦脊液中分離出病毒的意義更大,一般用組織培養分離方法,近年采用PCR法,檢測腸道病毒RNA 較組織培養快速敏感。

4、血清學檢查:型特異性免疫抗體效價在第一周末即可達高峰,尤以特異性IgM上升較IgG為快,可用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酶標等方法進行檢測特異抗體,其中以中和試驗較常用,因其持續陽性時間較長,雙份血清效價有4倍及4倍以上增長者可確診,補體結合試驗轉陰較快,如期陰性而中和試驗陽性,常提示既往感染;兩者均為陽性,則提示近期感染,近來采用免疫熒光技術檢測抗原及特異性IgM單克隆抗體酶標法檢查有助于早期診斷。

小兒麻痹症的并發症

由于外周型或中樞型呼吸麻痹可繼發吸人性肺炎、肺不張、化膿性支氣管炎和呼吸衰竭引起嚴重出血;長期臥床可致褥瘡及氮、鈣負平衡,表現為骨質疏松、尿路結石和腎功能衰竭等。

小兒麻痹症的防治方案

1、小兒麻痹症的預防方法

對所有小兒均應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進行主動免疫。基礎免疫自出生后2月開始,連服3劑,每次間隔1個月,4歲時加強免疫一次。目前國際上逐步采用脊灰滅活疫苗替代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進行主動免疫,國內也有試行。未服用疫苗而與患者密切接觸的小于5歲的小兒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兒童應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次0.3~0.5ml/Kg,每日一次,連用2日,可防止發病或減輕症狀。

2、小兒麻痹症的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藥物可控制癱瘓的發生和發展,主要是對症處理和支持治療。治療原則是減輕恐懼,減少骨骼畸形,預防及處理合并症,康復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