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症

血小板減少症的概述

1、定義

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異常減少(采用血小板直接計數法時低于10^10/L)的現象。通常情況下,血小板<50×10^9/L時,即存在皮膚、黏膜出血的危險性;<20×10^9/L時,有自發性出血的高度危險性;<10×10^9/L時則有極高度危險性。

2、別稱

血小板減少

3、發病部位

血液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無特定人群

6、科室

血液科

血小板減少症的典型症狀

1、血小板減少症的典型症狀

皮膚出血

出血點、紫癜、淤斑。

牙齦出血

牙齦出血在正常人及牙科疾病中常見,因此,反復牙齦出血或出血后止血困難常提示血小板減少等出血性疾病。

口腔黏膜血皰。

鼻衄

正常人亦可偶爾發生鼻衄,但鼻衄合并其他出血症狀時常提示出血性疾病。

關節出血、肌肉及深部組織血腫

單純血小板減少引發關節、肌肉出血少見。

消化道出血

可表現為嘔血、便血、黑便等。

泌尿道出血

可表現為鏡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月經過多。

視網膜出血。

中樞神經系統出血

較少發生,但卻是血小板減少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常見死亡原因。

拔牙或手術后出血。

傷口出血時間延長。

2、血小板減少症的分類

血小板減少症的病因病機

1、血小板生成不足:

可見于某些病理情況如再生障礙性貧血(AA)、急性白血病(AL)以及感染等時,或者由于某些毒物或藥物如苯、二甲苯、環磷酰胺等的有害作用,骨髓內巨核細胞的增殖或生長成熟發生障礙,可引起血小板生成不足和數量減少。

2、血小板破壞過多:

見于某些藥物如磺胺、氯霉素、安基比林等的作用或感染時,通過免疫機制,體內產生抗血小板抗體,致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和數量減少。還可見于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TTP)、肝素誘發的血小板減少症(HIT)、系統性紅斑狼瘡(SLE)、HIV-1相關血小板減少症。

3、血小板分布異常:

見于各種原因引起脾機能亢進或脾腫大時,血小板在脾內阻留過多,致使血液中血小板數量減少。

血小板減少症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及便常規檢查等。

一般症狀是皮下及黏膜出血,如皮膚淤斑、紫癜、口鼻腔及牙齦出血等,嚴重者可引起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危及生命,長期出血易引起貧血。

血小板減少症的并發症

1、血小板減少症長期未愈的情況下,極易出現粘膜出血,其中以鼻出血、胃腸道出血、生殖系統出血、以及便血,尿血,嘔血等,甚至心臟粘膜出血。

2、血小板減少症還可能會引發以胃腸道出血為典型的消化道出血,還有顱內出血等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是導致最常見的導致死亡的原因之一。

3、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心肌滲血的症狀,以至于患者會出現心律失常、心跳驟停或者是腦出血的症狀表現,嚴重時,還會導致亦昏迷或死亡。

4、免疫性的血小板減少,會引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加重患者痛苦。

5、臨床研究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可能有并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的風險,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增大患者死亡幾率。

血小板減少症的防治方案

1、血小板減少症的預防方法

患者居住環境應保持清潔,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溫濕度適宜,嚴格按要求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盡量少接觸探望人員,防止交叉感染。居室每天紫外線消毒1-2次,定期進行空氣細菌學監測,床上用品定期消毒。大劑量化療和免疫治療的患者,應做好保護性隔離。

2、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方法

對于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首先為病因處理,例如對于ITP,可以采用糖皮質激素、丙種球蛋白以及脾切除治療;對于AA可采用免疫抑制方案等治療。血小板輸注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板功能缺失患者的出血症狀,恢復和維持人體正常止血和凝血功能;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血小板減少情況。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