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大腸癌的概述

1、定義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系密切。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

2、別稱

3、發病部位

腹部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老年男性

6、科室

腫瘤科

大腸癌的典型症狀

1、大腸癌的典型症狀

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症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大腸癌因其發部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及體征。

2、大腸癌的分類

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的主要臨床症狀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貧血、疲勞、腹痛。右半結腸癌導致缺鐵性貧血,表現疲勞、乏力、氣短等症狀。右半結腸因腸腔寬大,腫瘤生長至一定體積才會出現腹部症狀,這也是腫瘤確診時,分期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較右半結腸腸腔窄,左半結腸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腸梗阻。腸阻塞導致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便血、腹瀉、腹痛、腹部痙攣、腹脹等。帶有新鮮出血的大便表明腫瘤位于左半結腸末端或直腸。病期的確診常早于右半結腸癌。

直腸癌

直腸癌的主要臨床症狀為便血、排便習慣的改變及梗阻。癌腫部位較低、糞塊較硬者,易受糞塊摩擦引起出血,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不與成形糞便混和或附于糞柱表面,誤診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誤診為“腸炎”或“菌痢”。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性梗阻。

腫瘤浸潤及轉移症

大腸癌最常見的浸潤形式是局部侵犯,腫瘤侵及周圍組織或器官,造成相應的臨床症狀。肛門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續疼痛是直腸癌侵及骶神經叢所致。腫瘤細胞種植轉移到腹盆腔,形成相應的症狀和體征,直腸指檢可在膀胱直腸窩或子宮直腸窩內捫及塊物,腫瘤在腹盆腔內廣泛種植轉移,形成腹腔積液。大腸癌的遠處轉移主要有兩種方式: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腫瘤細胞通過淋巴管轉移至淋巴結,也可通過血行轉移至肝臟、肺部、骨等部位。

大腸癌的病因病機

大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症、大腸腺瘤、遺傳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蟲病、盆腔放射、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吸煙等有關。

大腸癌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生化全項(肝腎功能+血清鐵)、大便常規+便潛血等化驗檢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有無缺鐵性貧血、肝腎功能等基本情況。進行血腫瘤標記物癌胚抗原(CEA)檢測,有助于腫瘤的診斷。在大腸癌患者中,CEA水平高并不表示均存在遠處轉移;有少數轉移瘤患者,CEA并不增高。

內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將纖維結腸鏡伸入到結腸起始部位回盲部,檢查結腸和直腸腸腔,并在檢查過程中進行活檢和治療。結腸鏡檢查比鋇劑灌腸X射線更準確,尤其對結腸小息肉,通過結腸鏡摘除并行病理學確診。良性息肉摘除可預防其轉變為結直腸癌,癌性息肉有助于明確診斷和治療。

活體組織檢查和脫落細胞學檢查

活體組織檢查對大腸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變的確診以及對病變進行鑒別診斷有決定性意義,可明確腫瘤的性質、組織學類型及惡性程度、判斷預后和指導臨床治療。脫落細胞學檢查準確性高,取材繁瑣,不易獲得滿意的標本,臨床應用少。

大腸癌的并發症

1、便血

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

2、貧血

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

3、腫瘤阻塞

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腸膨脹、體液丟失、電解質紊亂、感染和毒血症

4、穿孔

當癌灶呈深潰瘍穿透腸壁時可發生穿孔。

5、當腫瘤浸潤或壓迫坐骨神經或閉孔神經根

(腰骶叢)時還可出現坐骨神經痛或閉孔神經痛。

大腸癌的防治方案

1、大腸癌的預防方法

能量攝入與大腸癌發生有關。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總的能量攝入與大腸癌危險性有關系,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可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大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的婦女與低脂婦女相比大腸癌相比大腸癌風險增加32%。而肉類中攝入紅肉是大腸癌發生的一個強的危險因素。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別是盡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類,有助于大腸癌的發生。

2、大腸癌的治療方法

隨著大腸癌發病率的逐年增加,各種新技術、新療法不斷出現。然而,就目前狀況來看,手術仍是治療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大腸癌手術的基本原則與腫瘤手術的基本原則一致,概括起來說,就是根治性、安全性、功能性三性原則,其中,在腫瘤能夠切除的情況下,首先要求遵循根治性原則,其次考慮到安全性,最后才盡量考慮功能性原則。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