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

失眠症的概述

1、定義

失眠症簡稱失眠,是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DlMS),為各種原因引起入睡困難、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從而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記憶力不集中等症狀,它的最大影響是精神方面的,嚴重一點會導致精神分裂。常見導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環境原因、個體因素、軀體原因、精神因素、情緒因素等。

2、別稱

睡眠障礙,失眠。

3、發病部位

頭部。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失眠症往往在青年或中年起病,很少在兒童或少年時出現。

6、科室

神經內科。

失眠症的典型症狀

1、失眠症的典型症狀

失眠是常見的睡眠障礙。可繼發于軀體因素、環境因素、神經精神疾病等。本症是因精神緊張、焦慮恐懼、擔心失眠的所謂原發性失眠症。其症狀特點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易驚醒、早醒、多夢,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或社會功能。

2、失眠症的分類

2.1、短暫性失眠(小于一周)

大部分的人在經驗到壓力、刺激、興奮、焦慮時;生病時;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規律改變時(如時差;輪班的工作等)都會有短暫性失眠障礙。 這類失眠一般會隨著事件的消失或時間的拉長而改善,但是短暫性失眠如處理不當部分人會導致慢性失眠。

短暫性失眠主要治療原則為間歇性使用低劑量鎮靜安眠藥或其它可助眠之藥物如抗抑郁劑和好的睡眠衛生習慣。

2.2、短期性失眠(一周至一個月)

嚴重或持續性壓力,如重大身體疾病或開刀、親朋好友的過世、嚴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際關系問題等可能會導致短期性失眠。這種失眠與壓力有明顯的相關性。

治療原則為短期使用低量之鎮靜安眠藥或其它可助眠之藥物如抗憂郁劑和行為治療(如肌肉放松法等)。短期性失眠如果處理不適當也會導致慢性失眠。

2.3、慢性失眠(大于一個月)

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且較難去發現,許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種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

失眠症的病因病機

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失眠,精神因素、機體疾病、文化程度、生活習慣以及工作環境、睡眠條件等因素與失眠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被人們所重視,如情緒不穩定,心情抑郁、過于興奮、生氣憤怒等均可引起失眠。許多失眠情況都是由于身體的某些部位不適造成的。

失眠症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繼發性失眠。引起繼發性失眠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方面:①任何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軀體疾病;②身體方面的痛苦或不適,如皮膚疾病的痛癢或疼痛,癌性疼痛等,常造成失眠;③酒、咖啡、菜或藥物等引起的失眠;④精神疾患。大多數精神障礙患者有失眠症狀,特別是焦慮症及抑郁症患者幾乎均有失眠。只要臨床表現(包括病史、體檢、各種檢查結果)足以診斷以上疾病之一者,原發性失眠診斷不予考慮。

2、其他睡眠障礙,如夜驚、夢魘患者可有失眠,若有典型的夜驚和夢魘症狀觀則不考慮失眠症。

3、一過性失眠障礙。這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不需任何治療,身體可做自然調節,故病程不足者不診斷失眠症。

失眠症的并發症

衰老、抑郁症、焦慮症等。

失眠症的防治方案

1、失眠症的預防方法

平時注意釋放壓力,調整生活習慣,如取消或減少午睡,養成按時睡眠的習慣。

2、失眠症的治療方法

2.1、心理治療:

2.1.1、一般心理治療。通過解釋、指導,使患者了解有關睡眠的基本知識,減少不必要的預期性焦慮反應。

2.1.、行為治療。進行放松訓練,教會患者入睡前進行,加快入睡速度,減輕焦慮。

2.2、藥物治療:

2.2.1、苯二氮卓類。

2.2.2、抗抑郁劑。如米安色林、阿米替林、多塞平、馬普替林等。

2.3、其他:

2.3.1、生物反饋。可加強自我放松訓練,對于減輕焦慮情緒有效。

2.3.2、體育鍛煉。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加重軀體疲勞感,對睡眠有利,但運動量不宜過大,過度疲勞反而影響睡眠。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