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血栓

下肢靜脈血栓的概述

1、定義

下肢靜脈血栓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下 肢靜脈血栓導致的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及并發的肺栓塞是病人勞動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險。該病一直在臨床上深受重視。19世紀著名醫學家 魏爾嘯(VIRCHOW)提出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滯緩,靜脈壁的損傷和高凝狀態。左下肢血栓形成遠遠高于右下肢,特別是原發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有時下肢靜脈血栓還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靜脈,甚至堵塞腎靜脈而引起腎功能衰竭從而威脅生命。

2、別稱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3、發病部位

下肢、血液血管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血管外科

下肢靜脈血栓的典型症狀

1、下肢靜脈血栓的典型症狀

本病最常見的主要臨床表現是一側肢體的突然腫脹,患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時加劇,輕者局部僅感沉重站立時症狀,加重體檢有以下幾個特征:患肢腫脹腫脹的發展程度須依據每天用卷帶尺精確的測量并與健側下肢對照粗細才可,靠單純依靠肉眼觀察是不可靠的,這一體征對確診深靜脈血栓具有較高的價值,小腿腫脹嚴重時常致組織張力增高;壓痛靜脈血栓部位常有壓痛,因此下肢應檢查小腿肌肉腘窩內收肌管及腹股溝下方股靜脈;Homans征將足向背側急劇彎曲時,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靜脈血栓時,Homans征常為陽性。這是由于腓腸肌及比目魚肌被動伸長時刺激小腿血全靜脈而引起;淺靜脈曲張深靜脈阻塞,可引起淺靜脈壓升高發病12周后可姓淺靜脈曲張。

2、下肢靜脈血栓的分類

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雖然小腿深靜脈是術后最易發生血栓的部位,但有時常被漏診常見的症狀,有小腿部疼痛及壓痛小腿部輕度腫脹或腫脹不明顯Homans征可陽性淺靜脈壓常屬正常。

股靜脈血栓形成,絕大多數股靜脈血栓繼發于小腿深靜脈血栓,但少數股靜脈血栓也可單獨存在體征為在內收肌管部位,腘窩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壓痛。患側小腿及踝部常出現輕度水腫患肢靜脈壓較健側升高2~3倍,Homans征陽性或陰性。

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絕大多數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繼發于小腿深靜脈血栓,但有時原發于髂股靜脈或髂靜脈產后婦女骨盆骨折盆腔手術和晚期癌腫病人易發生病變。發生在左側下肢深靜脈較右側多2~3倍,這可能是由于左側髂總靜脈的行徑較長,部分左髂部總靜脈腔受右髂總動脈壓迫的緣故。偶爾也可能由于左髂總靜脈與下腔靜脈交界處存在先天性網狀畸形。

下肢靜脈血栓的病因病機

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病因:血流滯緩、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損傷。

下肢靜脈血栓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診斷:在臨床工作中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體格檢查,并結合必要的輔助檢查,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做出診斷并不困難。

實驗室檢查:放射性纖維蛋白原試驗:應用125I 標記的人體纖維蛋白原可被新鮮血栓所吸收,故在阻斷甲狀腺吸碘功能后,靜脈注射該劑對雙下肢進行掃描,如觀察到放射劑驟增或集驟,便有助于診斷。

下肢靜脈血栓的并發症

可出現血栓栓塞(肺栓塞、腦栓塞等);下肢慢性潰瘍等,嚴重者可以發生急性肺栓塞而致猝死。

下肢靜脈血栓的防治方案

1、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方法

急性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措施包括:在鄰近四肢或盆腔靜脈周圍的操作應輕巧,避免內膜損傷,避免術后在小腿下墊枕,以影響小腿深靜脈回流;鼓勵病人的足和趾經常主動活動,并囑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動作,盡可能早期下床活動;必要時下肢穿醫用彈力長,襪特別對年老癌症或心臟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術后,股骨骨折,后以及產后婦女更為重視。

2、下肢靜脈血栓的治療方法

少數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能導致致命性的肺栓塞,因此治療應包括下肢靜脈血栓本身以及如何預防肺栓塞的發生,急性期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2種,2種方法各有特點,何種方法更優目前尚有爭論。慢性期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壓迫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