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癬

手癬的概述

1、定義

中醫病名,出自《外科正宗》。《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描述:“……初起紫白斑點,疊起白皮,堅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外科秘錄》說:“鵝掌風生于手掌之上……不獨犯于手掌,而兼能犯于足面,白屑堆起,皮破血出,或疼或癢者有之。”

鵝掌風是因風濕蘊結于皮膚,或血虛風燥所致。以手掌水皰、脫屑、粗糙變厚、干燥破裂、自覺癢痛為主要表現的癬類皮膚病,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手癬。

手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手癬感染的重要誘因有雙手長期浸水、摩擦受傷、接觸洗滌劑和溶劑等,故手癬在某些行業中發病率可相當高。

2、別稱

鵝掌風

3、發病部位

4、傳染性

有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中醫皮膚科

手癬的典型症狀

1、手癬的典型症狀

常繼發于腳癬,多始于一側手指間或魚際。手掌局部有邊界明顯的紅斑脫屑,皮膚干燥破裂,甚則整個手掌皮膚肥厚、粗糙、破裂、脫屑,也可見水皰或糜爛。自覺瘙癢,也可瘙癢不明顯。

2、手癬的分類

水皰鱗屑型

起病多為單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開始,特別是掌心,示指及無名指的掌面,側面及根部,開始為針頭大小的水皰,壁厚且發亮,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覺瘙癢,水皰干后脫屑并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清楚、病程慢性、持續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傳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對側手掌。有時水皰可繼發感染形成膿皰。

角化增厚型

多由水皰鱗屑型發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雙手,皮損無明顯的水皰或環形脫屑,掌面彌漫性發紅增厚,皮紋加深,皮膚粗糙,干而有脫屑,冬季易皸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難忍,影響活動,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膚癬菌外,還與長期搔抓、洗燙、肥皂、洗滌劑。各種化學物品和溶劑刺激以及不適當的治療有關。

浸漬糜爛型

較少見,只是在水皰繼發細菌感染后較容易看到,呈急性或亞急性濕疹樣改變。

手癬多見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多為單側火罐網,久之可發展為雙側。夏季多發生水皰冬季常見皸裂,常因疼痛影響活動。由于手部經常受外界因素如洗滌劑的刺激,手癬表現不典型,易于被忽視而致遷延不愈。手癬多由足癬傳染或繼發于指(趾)甲癬,但也可以原發,原發者部位多見于拇指與示指向側面、指間及掌心部早期皮損為丘皰疹,然后逐漸擴延。

手癬常見于角化過度型足癬患者,多表現為非炎症性,且為單側(兩足一手綜合征)。手掌和手指有彌漫角化過度。也可有表皮剝脫、水皰和丘疹。

手癬的病因病機

本病屬癬病范圍,因人體氣血不足,蟲邪乘虛侵襲,使風濕諸邪,凝聚皮膚,氣血不能榮潤,皮膚失養所致。另外,還可因蟲毒沾染引發之。

手癬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刮取鱗屑,挑取皰液加10%KOH鏡檢,可見分枝分隔的菌絲。但角化增厚型手癬直接鏡檢陽性率低,需反復檢查,取鱗屑或皰液接種于沙氏瓊脂上,保溫培養,2周內有菌落生長,根據菌落形態和鏡下特征可以鑒定菌種。

手癬的并發症

對于患處的保護也是防止并發症和后遺症的關鍵措施,手足癬通常很癢,病情嚴重的可能還會很痛,切忌隨意搔抓,那樣不但會刺激神經末梢導致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而且容易使感染擴散,同時容易招致合并症(抓破了患處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那很容易化膿,化膿的傷口痊愈后通常會留下疤痕)。

手癬的防治方案

1、手癬的預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避免酸堿性物質對手部皮膚的損傷;避免共用毛巾、手套等物品;治療要及時徹底,伴甲真菌病者應同時治療甲癬,消滅傳染源。

2、手癬的治療方法

以外用抗真菌藥物為主,堅持用藥非常重要,要堅持使用1~2個月,角化過度型手癬或外用藥效不佳者,可考慮口服抗真菌藥治療。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