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治疗

足跟痛治疗

1、足跟痛治疗

内服法: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治疗期间,应加强足部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负重。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服本方。

外涂法:以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为主。将川乌、草乌各10克,姜活、当归、没药、红花、血竭、赤芍、细卒各20克研极细末浸泡2次。第一次加80%酒精500毫升浸3天,过滤,第二次加酒精750毫升浸4天,过滤;2次药液合并,静置1天后,再滤取药液,贮瓶密封备用。每次取药液直接涂于疼痛处,并反复按摩足跟部半小时,每天3~5次。3周为1疗程,至肿消痛止,行走自如。

2、什么是足跟痛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 跖 筋膜 炎 ,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 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3、足跟痛的病理症状

足跟部疼痛是一种症状,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主要为跟部疼痛为主,时而可牵扯小腿后侧疼痛,早晨起床时不敢直接用力及行走,久坐后起身时疼痛加重,经活动几步后症状减轻,往往病人有:“疼-轻-重”的疼痛特点诊断要点跟痛症多在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疼痛轻重不一。病起缓慢,早晨起床下地足跟痛,稍走动后缓解,行走较多,疼痛又明显,严重时影响走动。局部不红不肿,在跟骨内侧结节处,相当于跟部前方偏内侧有一限局性压痛点。

足跟痛的原因

足跟痛的常发人群是老年人,常由于足部根骨骨刺而出现足跟痛,但骨刺并不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而是骨刺鼓起后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 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站立行走,或进行爬山、远游等长时间的足部运动而导致足部肌腱、筋膜等部位拉伤或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如足底跖腱膜炎、跟腱炎等病症。 另外还会因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因素引起体质下降,各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足力虚弱,韧带松弛,导致足弓的降低, 因此,年老体衰是发生脚跟疼的根本原因。 最后,包括一部分风湿性的足跟痛患者,此类患者多是由于常年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身体过度受到潮湿的侵入而引起,常在阴雨天气,以及过冷的天气时容易复发。

足跟痛的偏方

偏方一:取杜仲、补骨脂、丹参、桂枝、川芎等中药,传统熬制而成,再用生姜擦拭皮肤,将膏药贴在肌肤上。每付贴3天,十贴1疗程。

偏方二: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也可吃些骨刺消痛液或骨仙片来治疗的。

偏方三: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偏方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