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化型脚气怎么根治

角化型脚气怎么根治

1、角化型脚气怎么根治

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足缘部。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基底淡红。多单足发生,也可双足均累及。自觉瘙痒较轻,冬季常皲裂疼痛。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皮肤干燥、角质粗厚、脱屑,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数患者由糜烂型、水疱型转化而成,混合在一起。

这种脚气干燥脱皮,常和水泡型脚气、糜烂型脚气混合在一起,严重的容易引起干裂,治疗起来比较麻烦,首先利用药粉泡脚,让角化型脚气粗厚又干燥的角质层能有效软化,可使足底皮肤角质层变薄、变软,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渗入,达到彻底杀菌的作用,然后喷药水杀菌,再涂抹药膏修复皮肤,涂抹药膏时,均匀按摩吸收。

2、中医治疗角化型脚气的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侵袭,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效果显着:

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3、治疗角化型脚气用什么药

治疗角化型脚气不妨试试足光散,足光散主要成份有水杨酸、苯甲酸、硼酸、苦参等中草药,其主要功能是清热燥湿,杀虫敛汗,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角化型手足癣及臭汗症。对皮肤真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有杀菌作用,对马拉色菌属、念珠菌属及其它酵母菌有抑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也具有局部杀菌作用。

足光散是外用药,取药粉40克加沸水1000~1500毫升,或取药粉20克加沸水500~750毫升,搅拌,溶解,放温,趁热浸泡患处20~30分钟,一日1次,连续三日为一疗程。

足光散治脚气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要注意足光散的禁忌:水疱型、糜烂型手足癣禁用。儿童、孕妇禁用。换而言之,只有角化型脚气才可以使用足光散治疗。

角化型脚气的症状

角化型脚气是脚气病的一种,在脚气患者中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足跟、足跖或足缘皮肤粗厚,皮肤纹理增宽加深,易发生皲裂,可因皲裂致出血及疼痛。皮疹冬季加重。

角化型脚气是非常常见的皮肤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足部皮肤红斑鳞屑、角化过度,皮疹呈环状或鱼鳞状,粗糙无汗,寒冬季节皮肤皲裂疼痛、妨碍行走。因患处皮肤角化增厚,一般外用抗真菌药物难以渗透吸收,临床上治疗较棘手。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久居湿地而感染风湿热毒下注足部,蕴积生虫,或脾胃二经湿热下注,热盛,或传染所致。

在发病初期,皮损特点基本同丘疹鳞屑型,后随病期延长及病情发展,逐渐出现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皮肤纹理增宽加深。此型特点为角质增厚、脱屑、干燥,累及整个足跖甚至向足背蔓延,双足对称发病。角化型脚气由于角质层细胞脱落缓慢以致角质层细胞堆积形成角化过度。在冬季气候干燥时,常发生皲裂,有的甚至到夏季也不能恢复。

患上脚气不能吃什么

1、鸭肉:

根据古人经验,患有脚气之人不宜吃鸭肉。清代食医王孟英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滞气,滑肠,凡为阳虚脾弱,痞胀脚气,皆忌之。”

2、南瓜:

属于发物。李时珍就曾指出:“多食发脚气。”《本草求真》亦云:“凡人素患脚气,于此最属不宜。”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说:“脚气痞闷,皆忌之。”

3、鸡蛋:

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脚气患者忌吃鸡蛋,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明确告诫:鸡蛋“多食动风阻气,脚气皆不可食”。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