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蛋白尿的症状

大量蛋白尿的症状

1、大量蛋白尿的症状是什么

1.1、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10天左右)起病,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的时间,呼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

1.2、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1.3、泌尿系统感染

尿路感染:成年妇女膀胱炎主要表现是尿路刺激,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约30%以上的膀胱炎为自限性,可在7~10天内自愈。

2、出现蛋白尿是什么原因

2.1、肾小球性蛋白尿

无论是原发还是继抓肾小球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质。肾小球滤过膜有病变,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甚至分子量更大的球蛋白亦可漏出。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2.2、肾小管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此类尿蛋白量较肾小球性蛋白量少。

2.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如肾小管拌和远曲肾小管产生的Tamm-Horsfall蛋白以蛋白(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此种蛋白易形成管型和结石核心。

3、蛋白尿有什么危害

3.1、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

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2、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

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3.3、蛋白尿的系膜毒性

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蛋白尿怎么治疗

1、及时到肾病专科检查和治疗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检查、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即包括定性检查,定性检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为了明确诊断,蛋白尿患者除了检查尿液往往还需进行血液检查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需做肾穿刺才能明确诊断。

2、定时服药,定期复查

因大部分伴随蛋白尿的肾病是不断发展的慢性过程,蛋白尿一旦出现,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患者要有打持久战的长期思想准备,即使蛋白尿转阴,也不可擅自停药和减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此外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

蛋白尿如何饮食

1、蛋白尿的饮食量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于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质,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2、除了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与蛋白质结合钙、镁、锌等矿物质的肾病综合症类肾病患者,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及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大麦、肉类和动物内脏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玉米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茄子、扁豆、南瓜等。

3、此外,针对蛋白尿的饮食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摄取。植物蛋白质中,因含有大量嘌呤碱,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故出现尿蛋白的病人应少用。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