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间隔缺损治疗什么时候合适

心室间隔缺损治疗什么时候合适

1、心室间隔缺损治疗什么时候合适

当有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可能时,中小型缺损可先在门诊随访至3岁,有临床症状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进行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内科处理。

大中型缺损有难以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超过体循环压的1倍或肺循环体循环量之比大于2:1时,应及时处理。

室间隔缺损治疗可依靠外科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修补,也可应用可自动张开和自动置入的装置(amplatzer装置)经心导管堵塞,是非开胸治疗的技术。

反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婴儿室间隔缺损手术时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婴儿室间隔缺损手术一般时间在3岁以内,有肺动脉高压的6个月以上就可手术。身体质量5kg以下室间隔缺损较大且伴发肺动脉高压病儿,多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诱发心力衰竭,因此手术应尽早施行,既可避免心脏畸形对病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又可减轻病儿家长的心理压力。

2、室间隔缺损手术效果如何

取决于病人的病情轻重、病期早晚,以及手术的完美程度和术后处理是否得当等。无明显肺动脉高压者,手术死亡率在2%以内。

室间隔缺损术前已有严重的肺血管继发病变者,手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康复情况视其肺血管病变程度而定,如病变已成为不可逆转者,预后较差。

3、室间隔缺损都有什么并发症

室间隔缺损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肺血管病变、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我们不能马虎大意,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室间隔缺损的四种不同的缺损部位

1、室上嵴上缺损:

缺损邻近肺动脉瓣环或主动脉瓣环。面积较大的主动脉瓣环下缺损,由于右冠瓣缺乏足够的支持,舒张期时该瓣可向缺损处脱垂,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室上嵴下缺损:

高位膜部室缺,又称膜周部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缺损较大,可因位于其上方的无冠瓣失去支持而脱垂,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隔瓣后缺损:

又称房室管型缺损,为低位膜部缺损,其特点是缺损面积一般较大,其右后缘为三尖瓣隔瓣其部及瓣环,房室传导束即沿缺损左右、后、下缘通过,修补手术时应防止误诊。极少数病例缺损位于隔瓣的心房侧(解剖学上,三尖瓣隔瓣位置较二尖瓣隔瓣略低),形成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相沟通。

4、肌部间隔缺损:

缺损位于右室流入道或近心尖部的肌性室间隔处,常是多发的。是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能自愈吗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可以占到整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25%,在这部分患者中,有一小部分患病较轻的幼儿可自愈,自愈一般发生在五岁之前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的患儿。

自行愈合的可能性与孩子的年龄和全身状况等因素有关,现在还没有科学的方法预测室间隔缺损自行愈合的可能性。

但室间隔缺损患儿如果没有自行愈合,早做手术为好。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