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什么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什么

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什么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一种抗体,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是丙型肝炎感染以及检测的主要标志。ELISA法为阴性;RIA法为阴性。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G阳性表明已有HCV感染。输血后肝炎有80%~90%的患者抗-HCV IgG阳性。经常接受血制品(血浆、全血)治疗的患者可以合并HCV的感染,易使病变转为慢性、肝硬化或肝癌。

3、丙肝病毒抗体阴性的介绍

丙肝抗体阴性一般是指没有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相对于丙肝抗体阴性,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其丙型肝炎的发生率显着高于输丙肝抗体阴性者的血。

我们对丙肝抗体阴性也要有所了解,以便更好的预防丙肝。肝病专家介绍说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初期,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在5-12周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且,感染后大约要经过二十年左右才会出现肝硬化。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

因此,对于丙肝抗体阴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上,最重要的办法是查看血液中是否有病毒。病人在急性感染后的数天内,血清中会出现病毒RNA,并且在产生抗体前一直会存在几个月,所以通过检查病毒抗原或病毒RNA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急性临床型和无症状的亚临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一般病人发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并可带毒12年以上。HCV主要血源传播,国外30-90%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输血后肝炎中丙型肝炎占1/3。此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如母婴垂直传播,家庭日常接触和性传播等。

输入含HCV或HCV-RNA的血浆或血液制品,一般经6-7周潜伏期例急性发病,临床表现全身无力,胃纳差,肝区不适,1/3病人有黄疸,ALT升高,抗HCV抗体阳性。临床丙型肝炎病人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部分病人会导致肝硬及肝细胞癌。其余约半数病人为自限性,可自动康复。

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仍未十分清楚,当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表明HCV直接损害肝脏,导致发病起一定作用。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介绍

1、丙肝通过母婴垂直方式进行传播,被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主要是在新生儿出生或者哺乳期将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而目前随着医学的进步,丙肝的母婴阻断措施日渐完善,通过垂直方式传播丙肝的机会越来越小。

2、丙肝通过血液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即输入被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使用血制品等是传播丙肝的主要方式。器官移植,血液透析患者以及经历大量输血的患者是容易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

3、性传播也是传播丙肝的主要方式,研究证实丙肝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精液,唾液中,因此提示有性传播接触感染丙肝的可能。

4、医源性传播也可传播丙肝,即使用被丙肝病毒感染的注射器,医疗器械等都会很容易感染丙肝病毒。

5、丙肝的其他传播方式主要是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播,是易感者感染丙肝病毒,但是几率是很低的。

关联内容